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3分)
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分)
7.在这两段选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3分)
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分)
7.在这两段选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6.(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
②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没有不干的坏事了。
7.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之产”,解决百姓“恒产”(土地)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衣食无忧。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体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