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
| A. | 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白色粉末Na2CO3 |
|
| B. |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3 |
|
| C. | 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熔点比铝高 |
|
| D. |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红,Na2CO3溶液红色较深,说明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 |
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
| A. | 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变为白色粉末Na2CO3 |
|
| B. | SO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aSO3 |
|
| C. | 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熔点比铝高 |
|
| D. | 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都变红,Na2CO3溶液红色较深,说明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 |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A.过氧化钠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
B.SO2与BaCl2不反应;
C.氧化铝熔点较高,难以熔化;
D.CO32﹣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
解答:
解:A.过氧化钠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最终产物为碳酸钠,故A正确;
B.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则过氧化钠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故B错误;
C.氧化铝熔点较高,难以熔化,则打磨过的铝箔和未打磨的铝箔分别在空气中灼烧,在表面生成氧化铝膜,两种铝箔均熔化但不滴落,故C正确;
D.CO32﹣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Na2CO3水解程度大于NaHCO3,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侧重于物质的性质和盐类水解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盐类水解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