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20.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21.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说明。

答案

20.“诗眼”是首联中的“忧”字。①全诗先写作者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②次写命途的不顺(“运落风波”);③再写环境的压抑(鸦不散,寒鼓湿),④最后写生命的衰老(“志气俱消”“白发新添”)。

21.①借景抒情。如首联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也可分析颈联)。②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③视觉与听觉结合。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④对偶,如颔联和颈联(分析略)

【解析】

2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诗眼的题目,“诗眼”是全诗的关键,注意全文的主题情感。然后围绕主题情感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能成为诗歌的“诗眼“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全诗的关键在内容上统领全篇,一是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等,此题主要从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找到“忧”,然后围绕这个字分析。

2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表现手法的题目,注意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和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有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用典等,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本题从抒情方式和修辞的角度回答即可。

相关题目

读下图,回答(1)、(2)题: (1)据图估算,非洲大陆南北
读下图,回答(1)、(2)题: (1)据图估算,非洲大陆南北跨纬度为(    ) A.60°     B.47°     C.55°      D.72° (2)东经15°与纬度0°交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做曲线运动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单项填空。请阅读下面各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
单项填空。请阅读下面各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 in the trees?  —I can see _____ bi
(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各4分)【小题1】(1)解方程:【小题2】(2
(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各4分)【小题1】(1)解方程:【小题2】(2)计算:
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
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
已知f(x)在R上是奇函数,且满足f(x+4)=f(x),当x∈
已知f(x)在R上是奇函数,且满足f(x+4)=f(x),当x∈(0,2)时, f(x)=,则f(7)=                                    A.3  
化简:=           
化简:=           
— ________ for the glass!    — It’s OK. I’m wearing shoes.    A. Loo
— ________ for the glass!    — It’s OK. I’m wearing shoes.    A. Look out      B. Walk C. Go out       D. Get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