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篇文章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乎尔而 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②乎?” 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 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向为身死而不受(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 )
(3)胡不仕乎 ( ) (4)孔子愀然不容 ( )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3.翻译下列句子。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
(2)善哉,回之意!
译文:
4.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答:
(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