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17—21题。(12分)     【甲】自三峡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1721题。(12)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

    ①不见(    )    ②湖中人鸟声(    )

    18.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A.上下    长烟    B.飞漱其    又何

    C孥一小舟  荆国有于地而不足于民  D多趣味  此皆

    19.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20.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A.甲文“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旬,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末句引用渔者的歌谣来说明三峡秋景的凄凉。以衬托游者哀愁的心情。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1.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4)

答案

    17.①日光,这里指太阳。②都      18  A

  19  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句通,“虽”“疾”两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20  A

  21.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相关题目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勋绶xūn shòu     啾啾jiū          机杼zh
判断函数f(x)=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判断函数f(x)=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据悉,重庆出现豪华活人墓,占地60平方米,耗资20万。其墓
据悉,重庆出现豪华活人墓,占地60平方米,耗资20万。其墓主人曾是全国人大代表,退休前担任重庆某县区人大主席团主席。墓碑上不仅刻有本人人大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号háo     号叫    号丧    号哭    号淘大哭 B.强qiáng   强制    强迫    强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4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该几何体的所有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墙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墙壁上会“流汗”B.夏天,地上洒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秋天,花叶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