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①梅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注释】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

25.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说:唐宋人诗词中,送别怀人者,或从居者着想,或从行者着想,能言情婉絷,便称佳构。此词则两面兼写。请结合内容分析此词如何两面兼写。(5)

26.古人写诗讲求炼字炼意: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请在词中分别选出一个炼字和炼意的例子,并简要分析其炼字与炼意的妙处。(6分)

答案

【答案】

25. 全词在构思上采取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2分):上阕写行者离愁,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居者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景。(分析3分)

26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选答一字和一句即可。找对字或句子给2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4分,共6分)

【解析】

25

试题分析: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的话是答题的金钥匙,从居者着手,从行者着手回答是正确路径,分别写出,准确表达。同时不见面的两人,不同的角度表现词中,自然有虚实的技巧。回答落脚点在情感上,万题归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6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开放题,或者说是一个送分题,回答时角度要明确,不能东答一点,西说一点,不知所云。炼字一般我们关注实词,尤其是动词、形容词、名词,还原画面,写出情感。炼意的例子,先找好句子,后结合抒情方式作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TiO2+SiSiO2+Ti,制取钛,该反应中的氧化
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TiO2+SiSiO2+Ti,制取钛,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TiO2             B.Si            C. SiO2           D.Ti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夏季共同的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夏季共同的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雨热同期         C.低温少雨          D.寒冷干燥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优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
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直杆上套着a、b两个轻质小环,在环下
如图所示,在一根水平直杆上套着a、b两个轻质小环,在环下用两根等长的细轻绳拴着一个重物。把两环分开放置,静止时,杆对a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
将质量为0.5kg的小球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
将质量为0.5kg的小球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从抛出至最高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0N·sB.小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 A.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You shou
—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You should try to give it enough chances to become strong.  A. what I can do to have a good memory      B. how I can do
褶皱全是压力作用形成,断层全是由拉力作用形成的。
褶皱全是压力作用形成,断层全是由拉力作用形成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