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F七种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B、C、D属

现有A~F七种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A、B、C、D、E都含有铜元素;A为蓝色沉淀,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E为制取波尔多液的盐,F为有机物,G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试推断:

(1)A的化学式  ,F的名称为  

(2)写出反应①、②的方程式:①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若反应④为CO在加热条件下还原B,若得到的固体只有Cu2O,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答案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A为蓝色沉淀,故A是氢氧化铜,B为黑色粉末,故B是氧化铜,C为红色粉末,能与氧化铜相互转化,故C是铜,E为制取波尔多液的盐,故E是硫酸铜,F为有机物,加热氢氧化铜和F的混合物能得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故F是葡萄糖,G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G是铁;D是含有铜元素的物质,能与氢氧化铜相互转化、能与铁反应,故D是硝酸铜,据此解答.

【解答】解:,A为蓝色沉淀,故A是氢氧化铜,B为黑色粉末,故B是氧化铜,C为红色粉末,能与氧化铜相互转化,故C是铜,E为制取波尔多液的盐,故E是硫酸铜,F为有机物,加热氢氧化铜和F的混合物能得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故F是葡萄糖,G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G是铁;D是含有铜元素的物质,能与氢氧化铜相互转化、能与铁反应,故D是硝酸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氢氧化铜,F是葡萄糖,故填:Cu(OH)2   葡萄糖;

(2)反应①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③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填:Fe+CuSO4=FeSO4+Cu; CuSO4+2NaOH═Cu(OH)2↓+Na2SO4

(3)反应③是铁与硝酸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O+2CuOCu2O+CO2

【点评】本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两个定值电阻阻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两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R1及R2,R是可变电阻.求R为何值时它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最大功率是多大?
关注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举
关注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举报假冒伪劣食品……越来越多的公民自发主动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体现了(     ) ①
学生到生物园播种花卉种子,老师要求播种前必须松土,原
学生到生物园播种花卉种子,老师要求播种前必须松土,原因是种子萌发需要( ) A.充足的空气B.一定的水分C.适宜的温度D.充足的光照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一定会发生内能的转移,热量的传递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C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 ) 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
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
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
在△ABC中,已知B(-2,0)、C(2,0),AD⊥BC于点D,△ABC的垂心为H,且=.
在△ABC中,已知B(-2,0)、C(2,0),AD⊥BC于点D,△ABC的垂心为H,且=. (1)求点H(x,y)的轨迹G的方程; (2)已知P(-1,0)、Q(1,0),M是曲线G上的一点,那么,,能成等差数列吗?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