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20.开头两句写秋风富有匠心,请简要赏析。

21.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20.运用拟人手法,说去年黄菊盛开时秋风与作者分别,今年秋蝉鸣叫时又相聚,形象地表现了秋风与诗人朋友般的情意。

21.表达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和英气勃发的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

20.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创造的财富的过程中,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在
如图,D、E是等边△ABC的边BC上的三等分点,O为△ABC内一点,
如图,D、E是等边△ABC的边BC上的三等分点,O为△ABC内一点,且△ODE为等边三角形,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如图所示,质量为0.5千克,高为0.4米,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
如图所示,质量为0.5千克,高为0.4米,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乙中盛有深度
作文。 也许你并不富有,但你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
作文。 也许你并不富有,但你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也许你并不聪明,但你有一股拼搏的劲儿,这就够了;也许你并不出众,但你有一颗热爱生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今虽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的了
浣溪沙(晏殊)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
浣溪沙(晏殊)这首词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性能
下列与金属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性能完全相同      B.炼铁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常温下所以金属均为固态    D.铁在潮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