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寒食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

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司马光

原上烟芜淡复浓,寂寥佳节思无穷。

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

尽日解鞍山店雨,晓天回首酒旗风。

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

【注】寒食:即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后来与清明节合并。

8.本诗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5分)

9.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案

8.(1)描绘了作者在许昌道中寒食节气所见春天生机勃勃、风雨不歇的景色:绿竹青青,照映在附近水畔,桃花灿灿、连村火红一片;春雨绵绵、阻碍旅人行途,酒旗摇摇、风吹天色将暮。(3分)(2)颔联、颈联写景,为诗人抒情做铺垫;红花绿竹、春雨春风,都是清丽可乐乏景,诗人细腻描绘却是为了抒发自己佳节孤独寂寥、羁旅漂泊无奈的情感,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2分)

9.(1)尾联运用了联想、想象的艺术手法(或答从对方写起”“虚写法)。诗人想象幕府中的朋友们在清明时节饮酒的时候,其乐陶陶,酒席宴饮之间,朋友们可能还将诗人在外羁旅无归、驱驰赶路的事情当做笑谈。这里诗人不说自己想念朋友,而想象朋友们在想念着诗人,是从对方写起的手法。(3分)(若答对比也可酌情得分,但不得超过3分)(2)诗人在尾联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背后,是诗人对自己孤独落寞的羁旅之愁的抒发,是对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是对幕府中朋友们真挚思念情感的流露。(3分)

相关题目

下图为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回答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考
下图为某城市风频示意图。读图回答从保护大气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该城市的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实现2012年经济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实现2012年经济发展目标的措施。(3分) 2012年经济发展要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GDP增长目标,就要在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6cm,高为10cm,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c
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6cm,高为10cm,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cm2(结果保留π).
. He had already learned the news. I ______ the trouble to phone him about it. A
. He had already learned the news. I ______ the trouble to phone him about it. A. needn't have taken                         B. could have taken              C. sh
设复数z=1+2i(i是虚数单位),则|z|= .
设复数z=1+2i(i是虚数单位),则|z|= .
如图,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2,为中点. (I)求证: 丄面; (
如图,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2,为中点. (I)求证: 丄面; (II)设点为上的动点,当//平面时, 求的值.
I was filled with a          for his courage
I was filled with a          for his courag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