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④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⑤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 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④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⑤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两首诗歌所描绘的边塞自然环境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2)对于边塞的将士,两位诗人都寄予了同情之心。请分别说明诗人同情他们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小题1】同:都写出了边塞自然环境的寒冷恶劣。异:江诗所描绘的环境阴暗萧条沉闷,卢诗所描绘的环境明洁奇丽。

【小题2】江诗侧重表现将士别路茫茫思乡难归之情,并以此表达同情之心。卢诗侧重表现对将士艰辛付出倾尽所有却不为天子所知的同情和不平。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只要结合诗句分析即可,根据江诗中“雨雪”、“天寒”;卢诗“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等可以归纳得出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诗句可以分析,第一首诗,可以结合“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第二首诗,可以结合“节旄⑤零落尽,天子不知名“得出答案。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The year before the first modem Olympic Games,Greece invited China to send a t
The year before the first modem Olympic Games,Greece invited China to send a team.But the Qing government(政府)didn't send any athletes to the games.China did not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s
200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周
200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______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电子计算机已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水稻基因
△ABC中,sinA+cosA>0,且tanA-sinA<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ABC中,sinA+cosA>0,且tanA-sinA<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C.(,)                  
设向量,,且. (1)求; (2)求.
设向量,,且. (1)求; (2)求.
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BA延长线上一点,CD切⊙O于点D,弦D
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BA延长线上一点,CD切⊙O于点D,弦DE∥CB,Q是AB上动点,CA=1,CD是⊙O半径的倍1.求⊙O的半径R.2.当点Q从点A向点B运动的过程中
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为________
从甲、乙、丙三人中任选两名代表,甲被选中的概率为________.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