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答案

 【解析】 墨子所描述的是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产生,个体农耕出现,人们认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D

相关题目

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
某一施工队执行爆破任务,已知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 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 m远的安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12分)已知O(0,0),A(1,0),P为线段上的一动点。试
(12分)已知O(0,0),A(1,0),P为线段上的一动点。试求点P,使得P对O、A的视角最大
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和,记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
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和,记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则的概率是(     ) A.                 B.                   C.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如果并说明原因。 (1)是纯虚数;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如果并说明原因。 (1)是纯虚数; (2)在复平面内,原点也在虚轴上;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A.1∶1          B.1∶4         C.1∶2         D.2∶1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
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
With his work completed, the businessman stepped back to his seat, feeling pleas
With his work completed, the businessman stepped back to his seat, feeling pleased_____ he was a man of action. A. which             B. that             C. wha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