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释: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释: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1)(4分)颔联融情于景(1分),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2分),寄寓了诗人怅惘、孤独的情感(1分)。
(2)(4分)古人写悲秋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别,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2分);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不念个人得失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2分)。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