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对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封以官爵,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各民族的首领进行间接的统治;同时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其辖境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听从中央王朝的征调,按期缴纳一定的贡赋,承担一部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义务。

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族群林立,大小族群有几十个之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王朝统治者只有采取特殊的方式,形式上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版图。但要实现统治就不得不利用当地土著民族首领,让他们保持原来在本民族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持国名、领地封号等;同时,中央王朝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并通过地方土著民族首领,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就是羁縻制度。

汉朝推行的羁縻郡县制到了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中央王朝开始让地方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为元朝土司制度中官阶的设立开创了先例。元朝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当时只在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设置土司机构。明朝是土司制度完善的时期,明袭元制并大为开拓,将土司制度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建立土司区、遍设土司,土司制度已成为明朝统治西南诸民族的主要制度。清朝是土司制度走向衰微的时期。清初土司的数目和分布与明末基本相同,但土司区的大小、土司区的分布和制度都发生了变化。如土司管辖区的缩小、土司势力的减弱、贡赋制度的严密、征调的频繁、奖惩的严厉以及对土司的各种控制等都与明朝不同。

土司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治理辖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诉讼、刑罚等大权。土司制度在产生的初期无疑是进步的,它适应了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土司制度的建立也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土司制度的建立还促进了汉文化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土司定期朝贡以及进朝受职,驿站的设置和道路修通,大规模的移民屯垦,使西南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来往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元朝在西南民族中提倡儒学、设立学校、传经史;明朝在土司地区设立儒学,强制土司应袭子弟入学;清朝在土司地区推行文教为先的政策,广建义学、社学等,这些措施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

土司制度建立后,西南各少数民族在一段时间内与中央王朝保持了相对和平友好的关系,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更加牢固,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司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动摇了土司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司又日益与中央王朝对立,这种有损于中央王朝国家统一的行为自然是不能被容忍的,于是,“改土归流”就势在必行了。

1.下列关于土司制度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土司制度中,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享有官爵,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且享有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的权利。

B.在土司制度中,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必须承认自己的领地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听从中央王朝的征调,承担相关义务。

C.土司制度在明朝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清朝以后走向衰微,最后又因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原因被改土归流

D.土司制度是在两汉的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最后到元朝,土司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设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羁縻制度一方面利用土著民族首领对当地各民族人民实施统治,另一方面又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以加强统治。

B.羁縻州府县制比羁縻制度简单,表现在中央王朝不再派州府首领,而是建立官阶,直接任命地方土著贵族为州府县的首领。

C.元朝和明朝都重视西南地区的教育,设立学校,提倡儒学,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发展。

D.清朝的土司制度与明朝时相比,尽管土司的数目与分布与明末基本相同,但土司管辖区、势力以及对土司的各种控制等都发生了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司制度这种特殊政治制度的建立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有关,体现了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智慧。B.土司制度的建立与消亡与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早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晚期又阻碍了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C.土司制度在维护民族团结、边疆地区的安定和巩固中央王朝与地方的团结等方面都曾起过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土司一直维护中央王朝的统治。

D.土司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衰落、消亡的过程,这既是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制度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

1.D(“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设置”错,歪曲原意,原文“当时只在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设置土司机构”。)

2.B( “中央王朝不再派州府首领”于文无据。)

3.C(“这是因为土司一直维护中央王朝的统治”,错误。文末有“土司又日益与中央王朝对立”一句。)

相关题目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中,盐桥中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 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 用装置③精炼铜时,溶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亚洲各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英语在亚洲各国日渐流行,亚洲各国也纷纷开设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广播频道。这表明          A.亚洲文化与世界文化
37. Alan had taken        care with his appearance that evening.  A. ge
37. Alan had taken        care with his appearance that evening.  A. general                B. simple                  C. extra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十分广泛,如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十分广泛,如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分析回答: (1)每当到了丰收的季节,
Everybody in the village likes Jack because he is good at telling and _________
Everybody in the village likes Jack because he is good at telling and _________ jokes.      A. turning up       B. putting up       C. making up        D. showing up
“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
“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大致相当。”这条地理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
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如下,其中不可能使物体达到平衡的一组
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如下,其中不可能使物体达到平衡的一组是A.3N、4N、5N   B.3N、4N、8N       C.10N、5N、5N     D.6N、6N、6N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