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分别由H、C、O、Si、Al、Cu等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元

甲、乙、丙是分别由H、C、O、Si、Al、Cu等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已知甲、乙、丙均不含结晶水,含化合物甲的矿物是工业上电解法冶炼某种常见金属单质的原料,经检测甲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化合物乙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化合物丙为一种呈深蓝色的碱式盐,将34.6g丙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生成24g黑色固体X、无色酸性气体Y(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 g/L)和水。生成的Y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固体X难溶于水,能溶于硫酸,形成蓝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体Y的结构式        ,化合物丙的化学式        

(2)写出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另外,工业上常用甲与焦炭、氯气共热生成化合物丁和CO,而丁仅由两种元素组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乙溶于氢氟酸后生成一种极强的二元酸和水。经分析该酸由3种元素组成,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17%。请写出乙溶于氢氟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将固体X溶于适量的硫酸,往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时,先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继续滴加NaOH浓溶液并不断振荡,则沉淀消失形成蓝色溶液,若再滴加数滴乙二醇,可观察到溶液呈绛蓝色。可见,该蓝色絮状沉淀物具有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D.强还原性

请写出与乙二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无机反应物用蓝色絮状沉淀物的化学式表示)

        。Ks*5u

 

答案

(1)O=C=O (1分) Cu3(CO32(OH)2  或2CuCO3·Cu(OH)2  (2分)

(2)Al2O3+2OH=2AlO2+H2O  或Al2O3+3H2O+2OH=2Al(OH)4   (2分)

    (3分,未配平、配平错误或电子得失数目、方向错误各扣1分;前后化学式正确其它全错可得1分,化学式错误全扣;若用单线桥法表示且正确的给3分)

(3)SiO2+6HF= 2H+ + SiF62+2H2O  (2分)

(4)C (2分)    (2分)

解析:略

 

相关题目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
如右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
如右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A.10克     B.22.5   C.25克    D.30克 
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 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
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 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 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
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
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09年长春市一调)(10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
(09年长春市一调)(10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关系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关系                                      (    ) ①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两者都适应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