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 苏 轼 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上阕写登上超然台所见到的城中的景色。头两句点明季节特色,春虽已到,但尚未老。三四两句直叙登台远眺所见。最后一句以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作结。这五句全是写景,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阕作者因景生情。先是点明了作者登超然台的具体时间,那就是寒食清明时节。清明节又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作者从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自然而然地引发了思乡之愁,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这样的日子。但他无法回家乡,于是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叹息一番,无奈地说:不要对老朋友说什么思乡之愁,倒不如用新火煮新茶来聊以自慰吧!“休对”“且将”,这是无奈的,但也是最好的、最实际的一种解脱办法。最后诗人发出了“诗酒趁年华”的呼声,认为还是抓紧时间,借诗酒来自娱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里“年华”与前文的“春未老”又相呼应。作者政治上屡不得志,性格上又桀骜不驯,所以只好用旷达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以排遣自己的苦闷!这首词上阕写作者登上超然台所见台下“春未老”之景,下阕因景生情,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乡思之情,情景交融为一体。

 

相关题目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液培养的胡萝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液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后代繁殖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组
(6分)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25℃、101kpa下,1gC8H18(
(6分)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写出25℃、101kPa时的辛烷燃烧热的热化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A.水      
正常情况下,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Some people try to knock me down, only ________ me more determined to do better
Some people try to knock me down, only ________ me more determined to do better. A.to make  B.makes C.having made  D.made
 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          
 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                                      ①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②不断提高水稻
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n-2)                
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n-2)                              B. C.                              D.
对每一个正整数,设,则等于                    
对每一个正整数,设,则等于                                                                (  )   A.-1025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