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干燥的氯气分别通入盛有干花和鲜花的集气瓶后,干花不褪色而鲜

将干燥的氯气分别通入盛有干花和鲜花的集气瓶后,干花不褪色而鲜花褪色表明(     )

  A.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B.鲜花比干花容易衰败

  C.次氯酸见光易分解 D.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答案

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干燥的氯气分别通入盛有干花和鲜花的集气瓶后,干花不褪色而鲜花褪色,说明氯气不具有漂白性,而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干燥的氯气分别通入盛有干花和鲜花的集气瓶后,干花不褪色而鲜花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没有漂白性,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氯气和次氯酸的性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但没有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题目难度不大.

相关题目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AB=3,AD=2,PA=2, PD=,∠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AB=3,AD=2,PA=2, PD=,∠PAB=60°.(1)证明AD⊥平面PAB;(2)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大小;(3)求二面角P-BD-A的大小.
已知25℃、101kPa时:等质量的Al分别与足量O2和O3完全反应生成Al
已知25℃、101kPa时:等质量的Al分别与足量O2和O3完全反应生成Al2O3固体时,放出的热量为akJ·mol-1和bkJ·mol-1,且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3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列现象和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其中正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列现象和变化进行微观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柳絮纷飞——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时,
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
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
.已知集合,,则等于   (   ) A.       B.     
.已知集合,,则等于   (   ) A.       B.         C.        D.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凹糟A,小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凹糟A,小球B由A的一端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如图,函数y=f(x)的图象是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两
如图,函数y=f(x)的图象是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两段弧,则不等式f(x)<f(-x)+x的解集为(    ) A.{x|-<x<0或<x≤2}               B.{x|-2≤x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