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画 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①, 苍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画 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①, 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 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光可摘③, 轩栅势堪呼④。

何当击凡鸟, 毛血洒平芜。

注:①素练:白色的生绢。②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③绦:丝绳。 镟:铜环。④轩楹:堂前廊柱。

诗人主要以哪些手法来表现出鹰的什么形象?

                                      

                                      

答案

首联“风霜起”是作者在看画时的想象,渲染了画鹰的气势;颔联以“耸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形态逼真;尾联想象画面上的鹰正在搏击凡鸟,毛血洒落原野,突出了鹰的飒爽英豪之气。


解析:

相关题目

(多选)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
(多选)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
如图,直线l1∥l2,且分别与△ABC的两边AB、AC相交,若∠A=55°
如图,直线l1∥l2,且分别与△ABC的两边AB、AC相交,若∠A=55°,∠1=45°,则∠2的度数为( ) A.45° B.55° C.80° D.100°
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C(
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C(s)+H2O(g)CO(g)+H2(g); (乙)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 ①混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区别           
(10分)如图,抛物线F:y=ax2+bx+c的顶点为P,抛物线F与
(10分)如图,抛物线F:y=ax2+bx+c的顶点为P,抛物线F与轴交于点A,过点P作PD⊥x轴于点D,平移抛物线F使其经过点A、D得到抛物线F ′:y=a′x2+b′x
(8分)如图,AD平分∠MAN, BD⊥AM,CD⊥AN,垂足分别为B、C(1)说
(8分)如图,AD平分∠MAN, BD⊥AM,CD⊥AN,垂足分别为B、C(1)说明:AB=AC(2)若点E为线段AB上一点,用尺规在射线AN上找一点F,使△CDF与△BDE全等(保留作图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__ __。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  ) A.丝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