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3)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 色;
【结论】从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看,有些离子参与了反应,有些离子只是旁观者,该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1)根据坐标变化的趋势结合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分析;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溶液中既有生成的氯化钠,又有未反应的盐酸;
(3)根据当溶液的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解答;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结论】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解答】解:(1)坐标的pH变化是由小于7到大于7的过渡,因此进行的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呈现酸性,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和氯化钠.
故填:HCl、NaCl;
(3)当溶液的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些离子符号)钠离子和氯离子;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所得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填:蓝.
【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氢离子和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即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2)HCl、NaCl;
(3)Na+、Cl﹣;
(4)蓝;
【结论】氢离子;氢氧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