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 张丽钧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

张丽钧

1)一位懂玉的老师讲玉。

2)制作了漂亮的电子幻灯片,边轻点鼠标,边娓娓讲解——玉,石之美者。古人将玉道德化,说它具备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他沉浸在玉温润的光泽里,连声音都有了玉的舒扬。

(3)他把玉讲出了花来!他一边讲,我一边偷眼觑着周围几个颈项上、手腕上戴了玉的女子,觉得她们仿佛登时骄矜地成为了美玉的代言人,又觉得古人赞玉、颂玉的雅词丽句仿佛都是写给她们的;甚至不远处一个名字里带字的女子也惹得我忍不住一眼一眼地频频观瞧,原本姿色平平的她,竟被我看瞧出了几分美艳。

(4)老师讲到了玉的沁色,又讲到了玉的包浆。

(5)——什么叫包浆

(6)这是听众中发出的一个小心翼翼的询问。

(7)怎么?你连什么叫包浆都不知道吗?老师善意地笑着说,然后沉吟道,包浆嘛——哦,包浆就是包浆了!说完,连他自己都被逗得笑起来。

(8)让我怎么说呢?包浆其实是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花朵。我查过《现代汉语词典》,还真没有包浆这个词。我先不作解释,先给你们举个例子吧。比如你们家铺的竹凉席,新买来的时候,上面难免有些毛刺,睡在上面,老不踏实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可能往你肉里扎进一根牛毛般的细刺;而老家用过几十个夏天的凉席,光滑舒适,上面还有了一层光亮的东西,那东西就叫包浆。还有,老农民用了多少年的锄头,把柄上也会形成一层厚实的包浆。——明白了吗?大家不妨再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上可能有包浆呢?

(9)石器上。木器上。瓷器上。草编上。织物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

(10)老师说,很好,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包浆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定义:一些器物,由于长年累月地被人使用或者厮守触摸,其表层形成的一种滑熟可喜、幽光沉静的蜡质物,这种蜡质物就叫包浆。

(11)老师接着说,包浆承载岁月,见证光阴,铺满了包浆的古玉赏心悦目,温存可人。古人崇尚玉德,又讲究用人气养玉。养玉的过程,称作。古人又将盘玉分成了三种,即文盘,武盘,意盘。文盘用手摩挲;武盘用刷子刷,用绸子揉;最有趣的是意盘,顾名思义,意盘就是用意念去盘,你不停地想啊想,想它是个什么样子,它果然就成了什么样子……

(12)我们轻轻笑了。

(13)在这三盘里面,我不喜欢武盘,带着一个功利的目的去蹂躏那玉,即便形成了包浆,也一定既不养眼,也不养心。

(14)我也不相信意盘,太荒唐,太玄虚,像气功大师的意念搬砖一样不可信。

(15)我喜欢文盘。

(16)我喜欢想像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很神气地佩了一块美玉,也好比是,随身携了一个精神的引领者。闲来无事,就爱用手去触摸亲近它一番。那指纹认得了那玉,那玉也认得了那指纹。手在一块通灵的石头上从容地游移,所有的杂念都被荡涤得一干二净,狂躁、嫉恨、猜疑、焦虑、厌倦、忧悒等不良情绪统统被挡在了心域之外。那一刻,乾坤清朗,花儿开放,玉的精神和人的精神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17)那个比方真好——包浆其实是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花朵。爱玉的人,会情不自禁地用爱抚的方式去领悟玉的美德。盘玩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玉我同化的过程。玉在我手上,我在玉心里。说到底,包浆其实是爱玉者慨然赠予玉石的一朵手感细腻温润的心花。

(18)心思总在一个地方流连,手指总在重复一种舞蹈,石头怎能不拥有丝绸样的灵魂?木头怎能不说出锦绣灿烂的语言?

(19)——我愿意倾心去盘一块玉,让包浆成为它惊世的华服;也愿意让那块玉来盘我,让我的爱作别鄙陋与毛糙,开出世间最沉静、最美丽的花朵。

(选自《散文》2007年第10期)

4.试简要分析文章前三段文字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析文章第16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所写包浆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把包浆喻为美丽心花,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品的情感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4.从聆听懂玉的老师的娓娓讲解写起,引出自己喜爱的情感表达;(2分)为下文赞美包浆作铺垫。(2分)

5.这一段文字来自作者的想象,描写了文盘的过程;(2分),赋予人的情感(或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精神方面的相融契合。(2分)

6..平凡朴实,不为人知;(词条在词典里未被收录)(2分)承载岁月,见证光阴;(长年累月因被人使用或触摸而逐渐形成)(2分)与爱玉者的灵魂相通。(传递了爱玉者对玉的特别关爱)(2分)

7.(1包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养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由此可以想到赏心悦目之景,并非一朝形成,需要经过历练,这本身就是关于人生的最好譬喻。

2)由包浆而成为开在石头上的美丽心花,不需要带着功利心的武盘,也排斥玄虚荒唐的意盘,只有丢开杂念,用心培育,才能实现。可见欲达到人生的美丽境界需要纯净而专注的心灵;

3心花的开放需要的是人和玉精神的相融,盘玉让玉盘即是玉我同化的过程,人只有带着真诚、平等、谦卑的心态看待他人外物,才能在沉静中获得幸福。

(每点3分,以上答案仅为参考,其他答案能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为散文中典型的作用类试题。此类试题我们主要从三个角度去考虑:一是结构;二是主旨;三是作者情感或者主人公形象。结合文意,此题开篇谈对玉的喜爱。表达对玉的不舍之情。结构上为下文写包浆做好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散文语言的鉴赏能力。此类题我们主要分三步来回答:首先指出文章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本文来看使用了想象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接着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即更形象生动丰满,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确定有效段落,然后对考查内容进行语言转化。解答此类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可以防止归纳不准确。二,防止要点遗漏(注意分值,踩点得分)三,归纳时要把握整体,从全文出发。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情感的把握。我们看作者将包浆比喻为美丽心花。在文中作者讲到了包浆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它就像人生一样,需要历练。再有作者在文中明显提到,他不喜欢武盘,不赞成意盘只看重文盘即用无杂念的真心去感受玉,让玉附有人的性灵。从这里作者想告诉人们幸福要用真心去换取,亦如文盘。再一点作者提到文盘的最终是人玉合一人就是玉,玉就是人。人生中要谦诚待人,才能获得幸福。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其中小刚设计的有关实 验装置如右图.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
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
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
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那么f()
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那么f()的值是( ) A.        B.C.-       D.9
t℃时,在V mL密度为d g·cm-3的FeCl3(相对分子质量为M)饱和溶液
t℃时,在V mL密度为d g·cm-3的FeCl3(相对分子质量为M)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假设滤液无损失),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使溶液
煮蛋器(如右图)是一种时尚家庭小电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煮蛋器(如右图)是一种时尚家庭小电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器的构件中属于金属材料是        ;(填构件名称)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从高为10米的高度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5米到达最高
从高为10米的高度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5米到达最高点,再经一段时间物体落到地面,则这个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以向上为正方向):
Ⅳ.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
Ⅳ.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假设你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会主席,接广州亚运会组委会通知,在本校招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                                。 (2)图乙为细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