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

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2)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理由是 

(4)步骤④的操作是  ,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答案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物质的制备.

【分析】(1)为置换出溶液的银达到回收银、而同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要求,此时应选择加入过量铁粉以便完全置换溶液中的银;由于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为固体铁粉、银粉和硫酸亚铁溶液所形成的混合物,根据过滤是分离固体与液体所形成混合物的方法,可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2)为得到较纯净的银,而在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铁粉时还需要得到硫酸亚铁,因此可判断此时应加入稀硫酸把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3)在回收废液中的银时,为把废液中的银全部置换出来,加入了过量的铁粉,所以说所得银粉中一定含有未反应完的铁粉,因此,必须使用硫酸进行处理才能得到纯净的银;

(4)对溶液进行蒸发,可以将硫酸亚铁从其溶液中极出而获得硫酸亚铁晶体;混合都是硫酸亚铁溶液的溶液2和溶液3,可得到更多的晶体.

【解答】解:(1)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银及最终要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要求,加入过量铁粉以完全置换溶液中的银;所得混合物为固体铁粉、银和硫酸亚铁溶液所形成,因此,采取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2)为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铁粉并得到硫酸亚铁,此时应加入稀硫酸把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其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置换废液中的银时必须加入过量的铁粉,因此所得银粉中一定含有未反应的铁粉,必须使用硫酸进行处理才能得到纯净的银;

(4)为从硫酸亚铁溶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需要对溶液进行蒸发;溶液2和溶液3都是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加热可得到更多的晶体,综合利用;

故答案为:

(1)过量Fe;过滤;(2)Fe+H2SO4=FeSO4+H2↑;

(3)不合理,因为要使Ag+完全置换出来,必须加入过量的铁;

(4)蒸发结晶;两种滤液中都含有硫酸亚铁,可得到更多的硫酸亚铁,综合利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将酸中氢置换出来,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相关题目

二次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为{x|﹣1<x<},则ab的值为( )
二次不等式ax2+bx+1>0的解集为{x|﹣1<x<},则ab的值为( ) A.﹣5  B.5    C.﹣6  D.6
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
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m,到达B点,在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高度为60°(
当前我国“红色经典”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
当前我国“红色经典”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的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一种当
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总数    B
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     C.电子总数    D.分子总数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
传染病的特征是(   )A.发病快、死亡率高 B.有传染性
传染病的特征是(   )A.发病快、死亡率高 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C.有的有病原体,有的是体弱引起的D.都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 A.c(H+)/
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 A.c(H+)/c(OH-)增大                     B.c(H+)减小 C.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分馏、煤的气化、海水制食盐、蛋白质变性等过程都包含化学变化 B. 酸性氧化物一定不能和酸反应 C. 稀豆浆、硅酸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