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 9 1 6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 9 1 7年1月4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随后,陈独秀来了,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早在1 9 1 2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随后,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 0月,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诲时如沭春风的感觉。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长,是北大校长,是中央研究院院长,足可谓位高权重,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发,认识到思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摘自  《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②在北大改革中,祖父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他主张,“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砢《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 1 9 1 6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不顾教育部反对,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    成理,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    管理学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E.他是一位谦谦君子,但在处理特殊情况时,也有自己的底线。他面对不守纪律的    学生,毫不退缩,最终使“讲义风潮”平息。

8.文中说“先生在此,北大重生”,请简要概括蔡元培是如何使北大获得“重生”的。(6分)

9.为什么说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6分)

10.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7.

C  E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8.

①在师资方面,延揽积学与热心的教员;

②在治校理念上,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③在管理方式上,推行教授治校。(每点2分。)

9.

①蔡元培通过改革,改变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使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②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

③北大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每点2分。)

10.

①心系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归国主政北大;

②坚守原则,斥退不守纪律的学生;

③热心提携后辈,经常写介绍信推荐人才;

④淡泊名利,身在高位却没有自己的房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7.

试题分析:A项,偷换概念。蔡元培的想法是“教育救国”而不是主持北大。B项,“不顾教育部反对”错。D项,“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错。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师资、理念和管理三个方面加以简要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

这种题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1)人物的身份、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3)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4)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求值(每小题5分,共10分)(1)先化简,再求值: (x2y3-2x3y2)÷(xy2
求值(每小题5分,共10分)(1)先化简,再求值: (x2y3-2x3y2)÷(xy2)-[2(x-y)]2,其中x=3,y=.(2)已知a+b=3,ab=-2. 求ab-a2-b2的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凝,沧州无棣人。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凝,沧州无棣人。少有武勇,倜傥自任。乡人赵氏子以材称,凝耻居其下,因挟弓与角胜负。约筑土百步射之,
《琵琶行》、《荷塘月色》、《拿来主义》、《鸿门宴》的
《琵琶行》、《荷塘月色》、《拿来主义》、《鸿门宴》的作者依次是(     )。A.白居易朱自清鲁迅司马迁B.鲁迅朱自清白居易司马迁 C.白居易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
 –Have you handed in your schoolwork yet?    --Yes, I have. I guess it __
 –Have you handed in your schoolwork yet?    --Yes, I have. I guess it ________ now.    A. has graded          B. is graded      C. is being graded     D. is grading
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
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X+YSO4=XSO4+Y;②Y+2ZNO3=Y(NO3)2+2Z;③X+H2SO4=XSO4+H2↑;④Z与H2SO4不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______me_____.   ——It’s my pleasure.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______me_____.   ——It’s my pleasure. A.work  out   B.help  out   C.carry  out   D.take  out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m/s和15m/s,则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0m/s和15m/s,则物体在整个直线运动过程(即前述两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 m/s   B.11.75 m/s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