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7~11题。(14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

阅读下文,711题。(14分)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一切。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7.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7个字):                       。(2分)

8.第①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                 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                     

                                                                      3

9.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0.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分)

答:                                                                    

                                                                        

                                                                         

                                                                        

11.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3分)

    引文:                                                                  

    思考和体会:                                                             

                                                                             

                                                                             

答案

7.(2分)读书人是幸福人

8.(3分)精神  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9.(2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

10.(4分,意思对即可)

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2分),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分)。

11.(3分)开放题。

引文正确书写无误(1分),  思考和体会扣住引文观点(2分)

相关题目

(2008·苏州)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将烧碱放
(2008·苏州)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C.
证明命题“△ABC中,若∠A>∠B+∠C,则∠A>90°”.
证明命题“△ABC中,若∠A>∠B+∠C,则∠A>90°”.
榜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力量,更是一面旗帜
榜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力量,更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青年学生,以道德模范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
四、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
四、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为了坚守美好的品德,即使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水可以作为生命存在的依据?    A.水是细胞鲜重中
为什么水可以作为生命存在的依据?    A.水是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水在生物体内可以流动    C.蛋白质
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8,||=3,若点M,N满足=3, =2,
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8,||=3,若点M,N满足=3, =2,则•=.1
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
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他为“全国军人楷模”。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