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精进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精进的程序

朱光潜

练习作文,一要不怕模仿,二要不怕修改。多修改,思致愈深入,下笔愈稳妥。自己能看出自己的毛病才算有进步。严格地说,自己要说的话是否从心所欲地说出,只有自己知道,如果有毛病,也只有自己知道最清楚,所以文章请旁人修改不是一件很合理的事。丁敬礼向曹子建说:“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耶?”杜工部也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大约文章要做得好,必须经过一番只有自己知道的辛苦,同时必有极谨严的艺术良心,肯严厉地批评自己,虽微疵小失,也不肯轻易放过,须把它修到无疵可指,才能安心。不过这番话对于未脱“疵境”的作者来说恐未免是高调。据我的观察,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有两种毛病:第一是对于命意用字造句布局没有经验,规模法度不清楚,自己的毛病自己不能看出,明明是不通不妥,自己却以为通妥;其次是容易受虚荣心和兴奋热烈时的幻觉支配,对自己不能作客观的冷静批评,仿佛以为在写的时候既很兴高采烈,那作品就一定是杰作,足以自豪。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这两种毛病。所以初学作文的人最好能虚心接受旁人的批评,多请比自己高明的人修改。如果修改的人肯仔细指出毛病,说出应修改的理由,那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益处。作文如写字,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孤陋寡闻的人往往辛苦半生,没有摸上正路,到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不对时,已悔之太晚,想把“先入为主”的恶习丢开,比走回头路还更难更冤枉。良师益友可以及早指点迷途,引上最平正的路,免得浪费精力。

自己须经过一番揣摩,同时又须有师友指导,一个作者才可以逐渐由“疵境”达到“稳境”。“稳境”是不易达到的境界,却也是平庸的境界。我认识许多前一辈子的人,幼年经过科举的训练,后来借文字“混差事”,对于诗文字画,件件都会,件件都很平稳,可是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他们的毛病就在于成立了一种定型,便老守着那种定型,不求变化。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要想免去这些毛病,必须由稳境重新尝试另一风格。如果太熟,无妨学生硬;如果太平易,无妨学艰深;如果太偏于阴柔,无妨学阳刚。这样,我们很可能地回到另一种“疵境”,再由这种“疵境”进到“稳境”,如此辗转下去,技巧才能逐渐成熟,境界才能逐渐扩大,所谓“醇境”大半都须经过这种“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比如写字,入手习帖的人易于达到“稳境”,可是不易达到很高的境界。稳之后改习唐碑可以更稳,再陆续揣摩六朝碑版和汉隶秦篆以至于金文甲骨文,如果天资人力都没有欠缺,就必定有“大成”的一日。

这一切都是“匠”的范围以内的事,西文所谓“手艺”。要达到只有大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化境”,那就还要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我已经说过,这是不能谈而且也无用谈的。本文只为初学说法,所以陈义不高,只劝人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4.根据文意,对“精进的程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自己的一番揣摩和师友的指导,一个作者就有可能从“疵境”达到“稳境”。

B.到达“醇境”需要的时间最长,需要在“疵境”和“稳境”中辗转反复。

C.只有在人品学问各方面另下一套更重要的功夫,才有可能从“稳境”“醇境”进一步达到很少人能达到的“化境”。

D.写文章是一个“精进的程序”,要从基本功夫下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做下去。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中引用丁敬礼和杜工部的话,是为了说明文章的毛病只有用心的作者自己知道得最清楚。

B.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前者是针对“大艺术家”说的,后者才是针对未脱“疵境”的作者说的。

C.作者认为“稳境”其实也是“平庸”的境界,不是“庸”就是“俗”。“庸”是指在成为了一种定型之后,不求变化;“俗”是指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

D.写文章“精进的程序”可分为四步:“疵境”“ 稳境”“ 醇境”“ 化境”。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写作训练欠缺者通常对自己的写作不能做客观的冷静批评,常常自以为是,这样的毛病只有良师益友才可以医治。

B.养成纯正的手法不易,丢开恶劣的手法更难,因此要及早走上最平正的写作之路。

C.写作“精进的程序”其实是一个呈直线上升的过程,但每一步的上升都来之不易。

D.从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从一个较大的范围把精进的境界分为两个阶段——“匠人”与“大艺术家”。

答案

4B

5B

6C

【解析】

4

试题分析:B原文意思是说“醇境”大半都须经过在“疵境”和“稳境”之间辗转反复的“精钢百炼”的功夫才能达到,但并未说到达“醇境”需要的时间最长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5

试题分析:B前一句话并非专门针对“大艺术家”说的,而是指出了一个一般规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C写作“精进的程序”不是呈直线上升的过程,比如在“疵境”和“稳境”之间就会有辗转反复。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
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
Amy         15 Yuan         the comic book.A.pays; on B.spen
Amy         15 Yuan         the comic book.A.pays; on B.spends ; on C.costs; forD.takes; of
胡主席同志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
胡主席同志说:“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
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 制备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 B.25 ℃时
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
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浓硫酸的稀释C.干燥氨气D.测定某溶液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