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红歌会:时代精神的彰显与期待 ( 有删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红歌会:时代精神的彰显与期待 ( 有删节)

新华社南昌10月28日电(记者陈建华、周伟、王以端)《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一首首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歌曲,在革命摇篮井冈山再一次唱响;一段段激昂悠扬的旋律在巍巍井冈回荡,把人们又一次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始于2006年的大型娱乐节目“中国红歌会”,以其健康、向上的“红色”基调,将经典与时尚、历史与现实、英雄主义的激情和情感的愉悦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尤为令人可喜的是,在当下一些电视节目为了收视率而一味流俗媚俗之时,让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在红色激情中感怀不已,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我当过许多歌唱比赛的评委,但在这次活动上,我真的被感动了!”

  2007年,江西电视台正式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举办中国红歌会,并获得批准。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江西电视台再次把红歌会舞台搭上了井冈山,并从8月起在全国设立了湘赣鄂、云贵川、晋冀鲁豫、陕甘宁、北京五大赛区。各地报名参赛者达1万多人,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多个民族,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

  当一位两岁半的孩童被妈妈抱着在话筒前,用不太清晰的口齿唱起了《小军号》;当一群平均年龄68岁的老人经过四五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井冈山茨坪红歌会现场,神采飞扬地唱起《解放区的天》……电视机前的观众体会的,不是演唱者唱技的稚嫩和粗糙,而是歌声中透出的热爱和真情。

  进入今年红歌会决赛的三名选手分别是曲措、白马人组合、黄训国。一直离乡在外的曲措泛着泪花演唱了《烛光里的妈妈》,黄训国发自内心地讴歌《父亲》,白马人组合以一首《老师我总是想起你》向陪伴他们一路走来的老师致谢。全场观众无不被那感人至深的歌声与真情所打动,一个个眼含热泪。

  77岁的老艺术家阎肃是红歌会的多场评委。他说:“我当过许多歌唱比赛的评委,但说实话,在这次活动上,我真的被感动了!”

红歌可以催生一种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复活,让一个民族复兴

  为什么从6岁的孩子到78岁的老人,他们都要登台?为什么在上世纪50年代打下过美国侦察机的老兵也要在舞台上放歌?为什么歌者和听众的眼里总是噙满泪水?为什么一个人歌唱竟引来万人合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红歌之所以让人感动,首先是“歌红”。红色歌曲传递了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对历史的缅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真、善、美的褒扬,使人百听不厌、历久弥新;其次是“会红”,红歌会以群众娱乐的节目形式吸引着大众,把比赛变成了参与的快乐歌唱形式,从而唤起了百姓的热情,吸引了大众的参与。

红歌会总导演廖苏斌说,红歌会的成功让我们有众多的意料不到:意料不到红歌也这样叫好又叫座;意料不到红歌让这么多人感动……最让人意料不到的是,红歌会的“粉丝”当中,竟有这么多的年轻人。

  江西吉安市第一中学的张蕤同学今年高考以699分的总成绩获得全省理科第一名。为了表达自己对红歌的热爱,他报名参加了今年的红歌会。他说:“井冈山养育了我,红色精神已注入了我的血液。虽然我唱得不好,但我爱红歌,红歌精神会让我受益一生。”

  一些业内人士在谈到“红歌现象”时认为,红歌会借鉴了当前颇受关注的“选秀”模式,但在内容上却避免了肤浅和低俗,转而引领积极向上、振奋自强的主旋律。红歌会颠覆了以往人们对红歌的认识,在重唱经典歌曲的同时,节目组创人员从舞台的布景、乐队的伴奏、歌曲的伴舞以及电视的表现手法等等,都加入了很多的现代元素,使得红歌由“过时”成为时尚,以一种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形式出现,用一种创新的方式带给人感动。

  红歌可以催生一种精神,而精神的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复活,让一个民族复兴。随着红歌与红歌会日渐红火,昔日的红歌精神再一次被点燃。

红歌会收获的感动,无疑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标杆

  “物质生活富足的和平年代,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支撑民族气节与风骨的红色精神似乎在一点点流失。”网民在网上对红歌会的评价,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前荧屏上的某些缺失。在全社会呼唤红色精神的回归之际,红歌会收获的感动,无疑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标杆。

  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喻春龙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众传媒承担着重要责任。传媒最重要的职责是引领而不是迎合;节目收视率不能靠低俗来换取,而要靠时代精神与人性光辉来赢得。在大众呼唤优秀电视节目和文艺产品的时候,中国红歌会无疑彰显着一种榜样的意义。

文章开头一段属于新闻文体中的导语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文章用较多的文字介绍了人们参加红歌会的盛况,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红歌会”彰显了怎样的时代精神?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期望?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红歌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怎样的启示。

答案

 【小题1】主要作用是:锁定了红歌会的典型镜头,给读者以现场感和生动感;(2分)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1分)先声夺人,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小题2】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红歌会盛况,(1分)更深刻理解人们在今天渴望红色精神的迫切心情,(1分)突出红歌会引发的轰动效应,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

【小题3】红歌会彰显了一种支撑民族气节与风骨的积极向上、振奋自强的时代精神。(3分)红歌会表达了人们呼唤红色精神的回归,对英雄的崇敬和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创新精神的肯定。(3分)

【小题4】曾经为时代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艺术作品不会过时,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它们的继承,(2分)在今天,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有赖于其形式上的创新。(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相关题目

21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
21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为了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今年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首次执行环球大
  一定条件下,4.8 g CH4与16.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 g H2O
  一定条件下,4.8 g CH4与16.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 g H2O、4.4 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云:“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云:“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云:“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哪种思想 A.儒家“仁政” 
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和
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回答下面试题。 9. 《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
Every Christmas the giant tree in Rockefeller Center sparkles with thousands of
Every Christmas the giant tree in Rockefeller Center sparkles with thousands of lights. From the beginning, when construction workers raised the first one during the depths of the Depression, it has b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中心在原点O,右焦点F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的中心在原点O,右焦点F在x轴上,椭圆与y轴交于A、B两点,其右准线l与x轴交于T点,直线BF交椭圆于C点,P为椭圆上
细胞分裂受细胞中(    )的控制。 A.  叶绿体      B. 线
细胞分裂受细胞中(    )的控制。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遗传物质   D.液泡
—A nice tie!A present?—Yes,it is.My aunt it to me for my birthday. A.was se
—A nice tie!A present?—Yes,it is.My aunt it to me for my birthday. A.was sending       B.had sent      C.will send    D.sen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