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野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制__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________。

②将________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________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________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________区。

 

答案

(1)①固体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浅色范围大 (2)编码 非编码

 本题中配制培养基的目的是选择培养分解玉米淀粉的高产菌株,因此要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的碳源为玉米淀粉。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碘液,使培养基呈蓝色。向培养基中接种入野生菌株后可用紫外线照射,诱导野生菌株发生基因突变。由于微生物可将淀粉分解使培养基褪色,因此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浅色范围大的菌落为初选菌落。基因是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是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菌株Ⅰ淀粉酶的活性升高,其突变发生在编码区;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基因的非编码区有增强子,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的上游或下游,能增强启动子转录,提高转录效率,使产生更多的蛋白质,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升高,因此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

 

相关题目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的新特点:       ①和平合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的新特点:       ①和平合法斗争多于暴力武装斗争   ②机会主义逐渐泛滥 ③工人政党相继建立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 A.       B.        C.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 A.       B.        C.          D.     
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物质的量最多的反应
制取相同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物质的量最多的反应是(     )    A.铜和浓硝酸   B.铜和稀硝酸    C.氧化铜和浓硝酸    D.氧化铜和稀硝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长L=1.6 m的斜杆上,斜杆与水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长L=1.6 m的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斜杆固定不动,小球与斜杆的动摩擦因数μ=0.75,小球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谛造  矫健  四不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谛造  矫健  四不像  解铃还须系铃人   B.敛钱  渲泄  炒鱿鱼  曾经沧海难为水 C.贸然  气概  流水帐 
如图,已知直线交x轴、y轴于点A、B,⊙P的半径为1,圆心从
如图,已知直线交x轴、y轴于点A、B,⊙P的半径为1,圆心从原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移动,移动时间为t(s),则t =    s时⊙P与直线AB只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A、是自上而下的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点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C、改革前没有面临民族危机      
下列反应符合如图p﹣υ变化曲线的是()     A.      
下列反应符合如图p﹣υ变化曲线的是()     A.                                 H2(g)+I2(g)⇌2HI(g) B. 3NO2(g)+H2O(l)⇌2HNO3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