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  兄  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  兄  弟

                                                                  林语堂

    ① 熙宁四年(1072)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前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他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充任教授,淡泊自甘。陈州正在苏东坡治下的视察行程之中,他随后几年都常常利用机会到弟弟家盘桓小住。

    ②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两颊附近的松肉很多,而东坡则健壮结实,骨肉匀停。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辨、天真、不顾后果——就犹如亨利•詹姆斯和威廉•詹姆斯。由各自的才气上看,威廉原应当写小说,而亨利应当写心理与哲性的论文。可是威廉•詹姆斯却把他的才华和诙谐注入了通常干燥无味的心理和哲教书,而亨利•詹姆斯则在小说的天地中注入了他人性的思想和观察这样充实的内容,这对世界的文化反倒有益而无损。子由没有哥哥才气的一一半,但是他的文章内容充实,具有深度,使他在这一类文章之内,足称大家。

    ③那几个月,兄弟二人常到柳湖去划船,或是在城郊漫步,谈论政治、家事、前途。苏东坡的一个短处就是老向客人谈论自己的心思,写文章也是发挥自己的见解。当时不是什么好年月,子由对哥哥太了解。一天,二人正在讨论国家情势,子由对哥哥说:“空闲不见得是坏事,一日空闲长似两日,人若一生七十年都在空闲中过,他实际上等于活了一百四十年。这是求长寿最容易的办法。”哥哥却回答道:“可是我就是闲不住。我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莱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

    ④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婉劝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予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是他不是。我们论到苏东坡就不能避免孟子所说的“气”这个字。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精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与矛盾遭遇,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正是“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⑤苏东坡与子由及家人共度一个中秋后就要奔赴新任了。临别时,二人难分难舍,子由送兄长至颖河下游八十里外的颖州。在苏东坡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颖州河的船上共度一夜,吟诗论政,彻夜未眠。那天夜里,苏东坡写了两首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⑥“飞蓬”一词正足以象征苏东坡的一生,因为从现在起,他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海燕,直到他去世,就不会再在一个地方安安静静度过三年以上的时光。

                                        (节选自林语堂英文版《苏东坡传》,张振玉译)

 

(1)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两项(    )

A.文章第一节巧妙地借情况介绍将两兄弟性格进行了对比,这样不仅突出了两人的不同性格,更为下文作了铺垫。

B.文章采用“点—面”相映的手法,既概括地介绍了两兄弟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往具体的事件中再现了人物形象。

C.作者认为苏东坡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历史的背景下客观写出了苏东坡形象的丰富性。

D.苏东坡之所以“生如飞蓬”,主要缘于他“一发现什么事情不对,就像在饭菜里吃到个苍蝇一样,非要唾弃不可”的性格。

E.文章最后一段凸显了苏轼悲观厌世的思想。

 

 (2)两兄弟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阐释

 

 (3)第三段写“那几个月”兄弟俩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两兄弟各有什么样的评价?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苏东坡性格中“闲不住”的特性的?

 

 

答案

(1)A E(A、 开头一节没有涉及苏东坡的性格  E、曲解文意了)

(2)①外貌、性格、文才华。②相对而言,东坡没能把他的全部才气倾注到文创作上,而更多地关注时事;③子由虽然才华不敌东坡,但是他专注于一类文章而成大家。(每点2分)

(3)内容上:增加读者对兄弟俩那几个月生活的了解,丰富读者的认识;突显子由对哥哥的了解,也表明兄弟情深;突显两人的不同点。(4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接近即可酌情给分)   

结构上:进一步照应第二段的兄弟俩的区别;为下文的深入分析做铺垫;

(4)①子由沉稳实际,恬淡沉静,才华不及东坡;东坡开朗天真,直言无隐,才华出众。

     ②作者高度肯定了苏东坡“闲不住”的性格,认为那是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
如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
如图是实验室依次制备、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China Daily contains a large ___ of information.        A.deal   B. amou
China Daily contains a large ___ of information.        A.deal   B. amount   C.number    D.quantities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g纯水中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g纯水中含有0.5NA个H2分子         B. 2.24LCO2气体中含有0.1NA个C原子 C. Na与Cl2(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邑人奇(奇怪)之                 受之天(承受) B、昨夜见军帖(通“贴”)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He's an old cobbler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He's an old cobbler (修鞋匠) with a shop in the Marais, a historic area in Paris. When I took him my shoes, he at first told me: “I ha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精明的商人马上看到了商机:运动会的热潮将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体育
设A、B、C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若向量=(1,1),n=(1,-1),且n·=2,则
设A、B、C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若向量=(1,1),n=(1,-1),且n·=2,则n·等于(    )A.-2                  B.2                C.-2或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