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大龙 中国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

大龙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性情化”。什么意思呢? 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 中国的画是写意的,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 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 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 节选自《 人民文摘》 )

6.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B.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C.世界文化可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中国人的情感以及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 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 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D.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答案

6.D

7.A

8.C

【解析】

6.

试题分析:说“向来追求”不合文意,原文是说“似乎也最追求”。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分不清彼此”错,原文是说“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分不清彼此”并不等同“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强拉因果。原文是“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白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说:“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1894年6月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说:“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文中的
下列四组中,都属于将煤炭直接运出山西省的铁路干线是( 
下列四组中,都属于将煤炭直接运出山西省的铁路干线是(    ) A.大秦线、京原线、石太线、太焦线、京九线 B.大秦线、陇海线、石太线、太焦线、
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浓度之比 A.5 :
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浓度之比 A.5 : 2             B.3 : 1            C.15 : 2              D.1 : 3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④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④>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
如右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
如右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A.10克     B.22.5   C.25克    D.30克 
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 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
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 用铁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含有Na+,不含K+ B. 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