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竹枝词①二首 (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
(2)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竹枝词①二首 (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
(2)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1)(3分)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情感丰富或内心微妙复杂)的少女。(1分)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春日里,她听到情郎的歌声时内心波动。尽管早就情有所钟,但所爱的人尚未明确表态,所以她的心忽阴忽晴、时喜时忧。(大意对即可,2分)
(2)(3分)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1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大意对即可,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诗歌形象题目,要解读描写手段、分析关键词句、借助诗中意象等,并且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此诗大意为: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春日里,她听到情郎的歌声时内心波动。尽管早就情有所钟,但所爱的人尚未明确表态,所以她的心忽阴忽晴、时喜时忧。由此可见,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所谓“手法”,是指主要包括修辞手法在内的表达技巧。从最后一句的“晴”字同“感情、爱情”的“情”字同音这点看,此句主要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