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青铜器上的“纹/饰”     “纹”和“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青铜器上的“纹/饰”

    “纹”和“饰”通常被当作一个词,即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但“纹”与“饰”还是有区别的:“纹”者“文”也,“文”既可以表示“纹理”,更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意义;而“饰”有“巾”形,趋于“装饰”一义,其工艺内涵不言而喻。

“纹”与“文”因何相通一般的解释是“文”源于“纹”——鸟兽之纹启发了古人的造字思维,仓颉等人因而模仿足迹和毛羽,用交错的线条组织成形形色色的文字。尽管“纹”中有“文”,青铜器上的“纹”与“饰”却无法截然分开,因为青铜艺术讲究的就是“以纹为饰”。青铜器上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纹饰,而其中又以动物纹为主体。根据出土情况来看,早期青铜器上几何纹很少担任主角,在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大行其道的时代,几何纹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等到动物纹从青铜器上淡出,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春秋战国之际,以几何纹为主体纹饰的青铜器已屡见不鲜,抽象的线条取代了具体的形象。

青铜器上动物纹与几何纹的此消彼长,与早期彩陶图案的演化历程甚相契合。彩陶图案早于青铜纹饰,当青铜器开始铸造时,古人或许已经习惯了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做法,商代早期青铜器上就出现过只有一对兽目的兽面纹。与此相印证,龙山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上也有强调眼睛的兽面纹。兽面纹即饕餮纹,属于青铜纹饰的代表,宋人以“饕餮”为其命名,可能是因为饕餮的“有首无身”正好概括这种纹饰的省略性特征。兽面纹的特征是以兽的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眼睛在整个纹饰中居于突出的地位。这种安排预示了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不重要的地方尽可省略,只保留最本质传神的部分并予以夸张表现。

人们还注意到,兽面纹的形成过程中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向心性。以饕餮图形为例,“两条左右分开并置的夔龙,慢慢靠拢,两头部合并,最终形成一个了无拼合痕迹的饕餮头部。”这种从两侧向中心聚拢而构成的图像,透露了古代形象思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对称与平衡。

“纹”之所以能“饰”,依靠的的就是对称与平衡之美。尽管青铜器上的纹饰到最后发展到以几何纹为主,但饕餮造型具有的巨大美学意义绝对不能低估。

然而就在动物纹趋于消歇之时,一种新的“纹”加入了“饰”的队伍,这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包括一些“前汉字”)。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没有文字,图形文字繁荣于商末夏初。其中,表现动物的可谓“文”中有“纹”,如羽纹、鳞文、甲纹和翼纹等,这些纹样使得这些文字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它们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  

一般人印象中青铜器是“以纹为饰”,在此我们看到了“以文为饰”。“饰”固然是一种辅助性的功能,但通过发挥这种功能,“文”为自身赢得了成为艺术主体的机会。

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汉字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与其最初扮演的“饰”的角色有相当关系。如果没有在青铜器上度过自己的童年,中国的书法艺术很可能跳不出美术字的窠臼,无从获得那种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节选自《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有删改)

下列对青铜嚣上的“纹”。“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初始意义米说,“纹”中确“文”“纹”是“文”的同望词,但“文”还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更为广泛的意义。

    B.“纹饰”指的是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其中包括兽面纹、龙纹、马纹等动物纹,也包括几何纹和青铜器上的文字。

    C.“纹饰”是青铜器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饰”更多地强调其作为工艺手段的装饰功能,“纹”之所能“饰”,依靠的是对称与平衡之美。

    D.“纹”相划于饰”来说,出现的稍早一些,古人较早地从大量的兽面纹、龙纹、鸟纹中发现了“饰”的美学意义。

下列不能作为“兽面纹(饕餮纹)是青铜纹饰的代表”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兽面纹以兽的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将最有本质传神意味的眼睛放在整个纹饰中突出的地位。

    B.兽面纹这种以动物纹为主体、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青铜纹饰,可能是古人在彩陶图案中已经习惯了的。

    C.兽面纹的图形安排符合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即省略不重要的地方,只保留最本质传神的部分。

    D.兽面纹的形成过程显示出强烈的向心性,符合古代形思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即对称与平衡。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彩陶图案与青铜纹饰都采用了以动物最其特征的部分代替楚体的兽面纹,这在早期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可以得到印证。

    B.随着动物纹淡出青铜器,到了商代,以几何纹为主体的青铜纹饰不断发展壮大,抽象的线条取代了具体的形象。

    C.繁荣于商末夏初的图形文字既有符号的抽织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文”中有“纹”,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

    D.汉字亦文亦图的性质,使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分开,最终成为书法艺术们主体,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获群丁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小题1】D(“‘纹’相对于‘饰’来说,出现的稍早一些”说法没有依据。)

【小题2】B(这种说法和“兽面纹(饕餮纹)是青铜纹饰的代表”没有因果关系。)

【小题3】D(A项“都采用了以动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兽面纹”说法绝对化;B项“到了商代”应该是“春秋战国之际”;C项“图形文字”以偏概全。)

相关题目

将由NaOH、BaCl2、Al2(SO4)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
将由NaOH、BaCl2、Al2(SO4)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向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1的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
一真空定容的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 PCl3,发生反应PCl5(g) PCl3(g)+C
一真空定容的密闭容器中盛有1mol PCl3,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一定条件下平衡时PCl5所占的体积百分数为M,若相同条件相同容器中,最初放入2 mol PC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①和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 钾       
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 钾                    B. 铁                    C. 铜                    D. 金
家庭电路的引线均有一定电阻(约几欧),因此当家中大功率用
家庭电路的引线均有一定电阻(约几欧),因此当家中大功率用电器如空调、电炉工作时,家中原来开着的电灯会变暗.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可以估算出
今年9月27日,日本御岳山火山喷发,造成多人伤亡.火山灰
今年9月27日,日本御岳山火山喷发,造成多人伤亡.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3),硅酸钙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4C.+5D.﹣4
写作(50分)一位父亲为了儿子,整天埋头于黄土地,却忘记
写作(50分)一位父亲为了儿子,整天埋头于黄土地,却忘记了儿子的名字,不能不说是怪异,然而却深深饱含父爱的辛酸。面对着中考,回望人生短短
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
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内容。        [示例]  形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