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

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X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其中不含K+,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纠正、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亚硝酸钴钠法

在CH3COOH酸化的溶液中,K+与亚硝酸钴钠〔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该原理可用于K+的检验。〔注意:能与Na3Co(NO2)6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K+的检验〕

请你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未知溶液X中是否含有K+

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了碱金属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实验应使用洁净的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待测液,用玻璃棒会炸裂;K+的焰色呈紫色,会被黄色掩盖,故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进行观察。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应该先排除的干扰,方法是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使以氨气的形式逸出,然后加入醋酸中和过量的碱且形成酸性环境,再加入亚硝酸钴钠来检验。

答案:应使用洁净的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待测液;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向未知溶液X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清液少许;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者取未知液X蒸干并灼烧,将所得固体溶于水,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

相关题目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溶于水能形成自由移动离子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溶于水能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是( ) A. 铜B. 干冰C. 氯化钠D. 金刚石
下列农产品属于根的是 A.莲藕            B.土豆    
下列农产品属于根的是 A.莲藕            B.土豆            C.萝卜            D.荸荠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B.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C.铝丝用作导线 D.用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 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 A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说话                    B.能不能直立行走 C.会不会制造使用工具            D.
设a=log32,b=log52,c=log23,则( ) A.a>c>b         
设a=log32,b=log52,c=log23,则( ) A.a>c>b                                 B.b>c>a C.c>b>a                     
有关城市级别与提供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A.城市等级越高,提
有关城市级别与提供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同级别城市提供的职能完全相同 C.高等级别城市不具有低等级别城市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