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4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4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3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3分)

答案

(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1分)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1

分)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2分,答到2点即可。)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分)任务:反帝反封建。(2分)性质:民主革命(1分)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分,答到其中3点即可)。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3分)

 

 

相关题目

(09年济南市期末)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某高度处竖直上抛一
(09年济南市期末)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某高度处竖直上抛一个铁球,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假设泥中
9.对下面句子所对应的人物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诗
9.对下面句子所对应的人物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白居易)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
在中,,,,,设,则的取值范围是               
在中,,,,,设,则的取值范围是               .
完成光路图。
完成光路图。
根据短文内容和所给中文提示,写出空白处各单词的适当形
根据短文内容和所给中文提示,写出空白处各单词的适当形式,每空限填一词。 George Stephenson was born in 1781 in a   1    (贫穷的) family. He had to start w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渐行渐远的自行车 杨树荫 (1)清晨,太阳正在升起。 (2)整洁的街道,幽雅宁静。粗壮的梧桐树,枝叶茂密,偶
 Until now, we have raised 50, 000 pounds for the poor children, is quite une
 Until now, we have raised 50, 000 pounds for the poor children, is quite unexpected. A. that     B. which C. who    D. it
(2010·北京广渠门中学高三开学考试)     . – Hi, Peter. Long ti
(2010·北京广渠门中学高三开学考试)     . – Hi, Peter. Long time no see! -- Oh, it’s you. I’m sorry that I didn’t _____ you at first. A. know    B. remember    C. realize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