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安表头mA满偏电流为9.90 mA,内阻约为300 Ω.要求将此毫安表头

 一毫安表头mA满偏电流为9.90 mA,内阻约为300 Ω.要求将此毫安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 A的电流表,其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图中A是量程为2 A的标准电流表,R0为电阻箱,R为滑动变阻器,S为开关,E为电源.

⑴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将虚线框内的实物图按电路原理图连线;

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至        端(填“a”或“b”),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零;

 ③合上开关;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增大回路中的电流,

使标准电流表读数为1 A;

 ⑤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毫安表指针接近满偏,此时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⑥多次重复步骤④⑤,直至标准电流表的读数为        ,同时毫安表指针满偏.

⑵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完成全部实验步骤后,电阻箱使用阻值的读数

为3.1Ω,由此可知毫安表头的内阻为       

②用改装成的电流表测量某一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指针半偏,此时流过电阻箱的电流为            A.

  ⑧对于按照以上步骤改装后的电流表,写出一个可能影响它的准确程度的因素:

                                                                    

 

答案

 解析:⑴①连线如图 ②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到电路中的电阻最大,保护电路,应滑到b端。⑤开关闭合后,电阻箱短路毫安表,当电阻箱调节后,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标准电流表的示数减小。⑥毫安表指针满偏,对应改装后电流表的值为满偏值,大小为1 A。此时改装后电流表与标准电流表串联,所以标准电流表的示数为1A。

 ⑵①由于电流表内阻约为300 Ω,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并联值,R约等于3.1Ω,而干路是的电流为1A,毫安表满偏,则:310Ω②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310 Ω与3.1Ω的并联值,R约等于3.1Ω.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电流表指针半偏,此时流过电阻箱的电流: (0..496均可)③例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连续变化;标准表和毫安表的读数误差;电表指针偏转和实际电流的大小不成正比;等等

 

相关题目

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
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
We’ve talked a lot _______ cars. What about trains? A. of B. with   C. about
We’ve talked a lot _______ cars. What about trains? A. of B. with   C. about D. in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一丛花   溪堂玩月作                                   
读“某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完成
读“某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及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完成l~2题。 1.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   A.东北方向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     .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     . 
The statement that people must arrive at the school 10 minutes ahead of the beg
The statement that people must arrive at the school 10 minutes ahead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class both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headmaster. A.goes against             B.comes at 
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
在FeCl3和CuCl2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A. Fe2+    B. Fe3+ 和Fe2+    C. Cu2+ 和Fe2+    D. Cu2+
以下对我国的分配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按劳分配为主体、
以下对我国的分配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我国实行按劳分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