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条件及部分产物未

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条件及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常温下,A、D为固体,D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F为气体,且A、D所含元素为同主族短周期元素,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C的溶液为浅绿色,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C、F都是气态单质,B有毒且呈黄绿色,反应③中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若A、B、D为有机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E、F为无机物单质,F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C为最常见的氧化物,通常状况下为液态,C能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SiO2+2C

Si+2CO↑

(2)2Fe2++Cl2*2Fe3++2Cl-

(3)4NH3+5O2

4NO+6H2O

(4)H2 CH3COOC2H5 酯化(或取代)

2Na+2C2H5OH

2C2H5ONa+H2↑(此问写*号不可)

解析:(1)由已知条件分析:D为单质硅,A、D同主族,则A为C,B为SiO2,则C为CO。而F为非金属气态单质,A与C都与F生成E,则F为O2,E为CO2,反应①为:SiO2+2C

Si+2CO↑

(2)由于C溶液为浅绿色Fe2+,A为常见金属单质,D为气体,且气体F分别与Fe2+和A反应生成E,则A为Fe;B为HCl;C为FeCl2;D为H2,E为FeCl3;F为Cl2。反应②为2Fe2++Cl2*2Fe3++2Cl-

(3)B有毒且呈黄绿色,应为Cl2,反应②需放电,且C、F为气体,则分别为N2和O2;A、D相遇有白烟,分别为NH3和HCl。反应③为4NH3+5O24NO+6H2O。

(4)C为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能与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C为H2O,A为CH3CH2OH,B为有机物,且分子量比A大14,则B为CH3COOH,D为CH3COOC2H5;F为短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F为Na,E为H2。则反应①属于酯化反应,反应③为2Na+2CH3CH2OH

2CH3CH2ONa+H2↑。

相关题目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           B.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人           B.蘑菇         C.青蛙    D.电脑病毒 
 A woman came ____ to the bus stop, only ____ the bus had gone,    A. runnin
 A woman came ____ to the bus stop, only ____ the bus had gone,    A. running; to find    B. to run, to find    C. to run; finding    D. running; finding
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A.舟山渔场  B.秘鲁
下列渔场中,不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是A.舟山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
14.“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
14.“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经”的地位较高。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
设Sn,Tn分别为下列表格中的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n123
设Sn,Tn分别为下列表格中的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n1234567…an531-1-3-5-7…bn-14-10-6-22610…(1)请求出S1,S2,S4,S5和T2,T3,T5,T6;(2)根据上述结果,
 Some animals only come out ____ night.    A. in    B. on      C.
 Some animals only come out ____ night.    A. in    B. on      C. for      D. at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