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
(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5)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答案


(1)复杂(2分)
(2)M地  5 500~6 000℃。N地     4 000~4 500℃。    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3分)
(3)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3分)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3分)
(5)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等。主要迁移方向:农村流向城市;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等。(4分)解析:

本题表面看是考查对等积温线图的判读,实际上根据图中河流、城市、经纬度等信息还综合考查了相对高度、自然带、气候、人口迁移等知识。第(1)题,珠峰北坡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不大,自然带谱并不复杂,山峰甲则相对于周围地形的高度较大,垂直自然带相对更复杂。第(2)题,据经纬度知,M地处四川盆地,N处于云贵高原.故积温范围分别为5 500~6 000℃,4 000~4 500℃。第(3)题,P地为横断山区.N地处云贵高原,前者主要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导致地表起伏巨大,后者主要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崎岖的喀斯特地形。第(4)题,M地处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N地干旱并非降水少而是因地形原因导致的水分流失。第(5)题,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尚不富裕,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开,居民外迁增多,主要流向沿海和经济发达区。

相关题目

某教师用“试管爬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
某教师用“试管爬升”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试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
We haven’t settled the problem of ______ it is necessary for him to study abro
We haven’t settled the problem of ______ it is necessary for him to study abroad.     A. that            B. whether        C. what           D. how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1)烽火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1)烽火连三月,               。(2)                ,雪上空留马行处。(3)夕阳西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读出图中地形名称:A是 _________,B是_________。 (2)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__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5°,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5°,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再小一些,可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再小一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近一些B.照相机离人远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的部分元素(从左到右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小题: KCaScTiVCrMnFeCoNiCuZnGaGe (1)在以上元素的基态原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