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闲 的 视 镜 汪涌豪 ①“闲”是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闲 的 视 镜

汪涌豪

①“闲”是古代文论主体范畴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由其所指称的主体的自我处置与安顿方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性趣味,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而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对它的形成发展历史作深入的追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究明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某些特点。

②深入地看这种“闲”所指谓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可以发现,它有湛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其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

③一般以为,儒家讲究德礼,注重修身,最是庄敬。不过,其实,它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相反,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以为这种玩物适情,正可涵养人的德性。譬如孔子就尚“身心一如”、“文质彬彬”,雅好以音乐怡情悦性,尝从人学琴,与人同歌,与弟子一起披春服而咏归,享受在大自然中的休憩乐趣。此外又“盛容饰”,当一个人燕居独处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故《礼记》有《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一者“善而不倦”,一者“倦而不亵”

④儒家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至若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也都寓有至理,可博人旨趣,此孔子所以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正是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儒者即使人在陋巷,箪食瓢饮,也能做到不改其乐。

⑤道家于此,贡献尤巨。道家非“ 礼”崇“无”,最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说,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人群,道家则尤重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故论道过程中每常言及“闲”字 其代表人物如庄子,不但常用“闲”指称人的闲暇,如《庄子·知北游》篇之“今日晏闲,敢问至道”,《天地》篇之“闲居三月,复往邀之”,《寓言》篇之“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行不闲,是以不敢”等等,更用此来指称人由“身闲”而及“心闲”的精神性活动,如《天道》篇有“以此退居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知北篇》有“尝相与无为乎,淡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刻意》篇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⑥这种心闲以及对心闲的深切体认,显然包含有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的意思。至于他好讲逍遥游,也如唐人所说,“义取闲放不拘,怡适自得”,由此“乘物以游心”,放眼六合之外,属意于无己、无功、无名,实际上都是为了达至他在《大宗师》中所说的“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⑦统合两家思想,可以看到,儒道对“闲”的论说虽分属各自的思想体系,一个隐居以求志,一个修德以就闲,内里却有着共通的气息相勾连,即它都不是发生在广庭与热场,也无关于名利与禄位,它更多表现为个人的选择,如周敦颐《思归旧隐》所谓“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关乎的是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所以一个要进行“己有耻”的“慎独”,一个依赖“坐忘”、“朝彻”而“见独”至于其本质的落脚处,都不在形迹,而在精神。

⑧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并“寝兴从闲逸,视听绝喧哗”,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

(选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儒家讲求修身敬德,有着极其严肃的人生态度,但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中的许多快乐体验也可以怡情悦性,涵养德性。

B.“闲”因为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所以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

C.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都不出儒道两家思想的范围。

D.“闲”有很深的思想背景,儒道两家都曾为“闲”提供过直接的精神资源。相对而言,道家贡献更多。

E.儒道虽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但在对“闲”的论说上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即都不重在表面的形态,而在内里的精神。

13.下列材料中不能反映古人修心养“闲”的处世态度和审物视界的一项是(3分)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4.请结合文本①段,简要分析“闲”的作用。(4分)

15.儒、道两家分别为“闲”提供了哪些直接的精神资源?(4分)

答案

12.(5分) BCB项原句是“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可见B选项将因果颠倒了。C项原句是来自节选部分最后一句“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的范围”,原句强调的是“除了……外”,而非全部,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选项与原文在程度及表达上细微差别)    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

13DD“感”、“恨”非“闲”的表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A的“游目骋怀”、B的“悠然”、C的“纵”均能体现“闲”)

14“闲”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处世和审物)(1分),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它不仅仅影响人的气性修养(1分),还成就了作品的体调与风格(1分)并由此直显艺术的本真(1分)

(考生应善于联系语境,从语境中去推断理解,同时要善于利用语境之中的一些相应的提示性信息该句的后文就是相应的解释解答本题,需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再综合几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概括出全句的理解)

评分标准:“处世和审物(即“看取世界的方式”)”“气性修养”“体调与风格”“更显艺术的本 真”各占1分意思答对亦可酌情给分如果只答“既深刻地影响了古人看取世界的方式,也直接决定了他们表现世界的结果”而没有答出后面的具体结果,给2分。

1)儒家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他们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

2)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自己,则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

3)道家他们则重视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他们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追求“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

4)儒道都重视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  (评分标准:一点1分,意思答对亦可酌情给分)

相关题目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
谚语“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
谚语“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是因为(    ) A.晴天夜晚水汽多                  B.晴天时尘埃多
结合史实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 从中能够
结合史实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 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
读“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回答36-37题。 36
读“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回答36-37题。 36.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B
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A.实
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主要是                  A.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B.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事
如图7所示,水平恒力F=20N,把质量m=0.6k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
如图7所示,水平恒力F=20N,把质量m=0.6k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木块离地面的高度H=6m.木块从静止开始向下作匀加速运动,经过2s到达地面.求: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机遇”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
设0<x<,求y=x2(1-2x)的最大值,并指出相应的x的值.
设0<x<,求y=x2(1-2x)的最大值,并指出相应的x的值.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