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回家是一种感觉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回家是一种感觉

在羁留异乡的日子,回家是一种感觉。

茫茫人海,鳞次栉比的楼群,无意间听到的一个声音,或是偶然间瞥见的没有别人注意到的情景,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

我们突然间感到很孤独,又突然间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我们来去匆匆,却不会无影无踪。那一刻,我们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又是那么的坚韧无比。

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感觉,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那是一种没有来由的触动,既可以让人喜极而泣,又可以让人欲哭无泪。如果它能发出声音,那声音一定是微弱而固执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蹒跚而执著的。可是它无声无息,短暂的刺痛,还没有伤口,就被异乡的声音和风景抚平。

在他乡我们又有了另外一个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离乡的时候,庆幸也许远远多于伤感。可是被我们淡化了甚至遗弃了的故乡,又注定会在某一天清晰无比。我们曾经用生命的第一声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唤过的土地,又注定会在某一时刻穿透时间和空间,呼唤着我们回家。

于是,我们回家。背着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经疲惫的心,一起回家。无论我们早已功成名就,还是我们正在为生计奔波,当我们踏上回家的征途,我们会有着同样的冲动和期望。也许我们需要蜷缩在拥护不堪的车厢里,也许我们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离开家已经走得太远。

我们回到了这里,我们和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生在这里,却命中注定要离开这里,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我们用心触摸这里的一切。在遥远的他乡,我们曾用音符去编织她;我们曾用泪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条小路应该铺满红叶,燃烧着诗情画意;她的空气里应该弥漫着醉人的酒香,浸染着离愁别绪。我们本来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刻意地寻求她感受她。可是,朴素的土地没有那么多的乡愁,对于那些依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他们甚至已经忘记了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我们与我们的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风尘之后,倚在故乡的门槛边,也许会伤心地告诉自己: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轻轻的一声叹息,却沉重得让人无法喘息。

我们在茫然中再次告别故乡。没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们甚至已经巴望着尽快离开。我们还未实现的梦想,被我们留在了他乡,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归去。

可是,当年轮启动的时候,我们便开始筹划起下一轮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故乡的景色还近在眼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还是在盼望着再次回到这里?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

什么时候,在对故乡的回忆里,夹杂了苦涩和痛楚,可是想起故乡时,我们还会有割舍不断的感觉。也许在某一天,我们在故乡埋葬了最后一个亲人,我们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回家的感觉,细碎的、温暖的、潮湿的感觉,穿透了我们已经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种行为,它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细腻而绵长的感觉,连缀着我们的一生一世。

我们回家,独自一人,或者带上我们浩浩荡荡的子孙。也许是在梦里,风雨飘零,我们又踏上了没有尽头的归途。

文中反复说“回家是一种感觉”,“我们回家毕竟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我们还会拾起那种感觉”,又说“回家不再是一种行动”,请结合全文分析:

(1)反复说到的“那种感觉”指的是什么?

答:

(2)“不仅仅是为了成全那种感觉”,还为了什么?(不超过10字)

答:

第七段中说“我离开了这里,再也无法回到这里”,为什么?

答:

文章是通过哪几层内容来表现回家“越来越虚化成为一种感觉”的?试用简洁的文字分层概括,并说说这种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不像一般写乡情的文章那样去回忆故乡的生活场景,而是着重抒写了自己羁留异乡时,对故乡的一种刻骨铭心的复杂感情。

B.作者描绘了回家时所见的故乡景色,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写出了对故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C.文章构思独特,虚实交融,反复抒写了对故乡矛盾而又缠绵悱恻的情思,有回肠荡气之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D.文章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们因追逐功利而迷失自己,变得冷漠的现象的讥讽,深化了主题。

E.本文语言优美典雅,含蓄蕴藉,化用古诗词贴切自然,富有抒情笔调的语句使文章韵味无穷。

答案

【小题】(1)回家已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心理上的需求、满足,心灵上的慰藉。)

   (2)对故乡割舍不断的感动(或“看望家乡的亲人”)

【小题】因我们与故乡之间已经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东西。(意思对即可)。

【小题】分四层:思念家乡——回到家乡——回家又巴望离开家乡——离开后又开始思念家乡;逐层深入,前后呼应。

【小题】B、D


解析:

【小题】

【小题】

【小题】

【小题】

相关题目

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
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巴黎公社 A.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B.是在马克思
证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A.氨水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证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A.氨水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B.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0.1 mol/L的NH4Cl溶液的pH值为5.1   D.浓氨
方程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则以下有关两根关系的结
方程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则以下有关两根关系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媛(yuàn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媛(yuàn)女     酾(shī)酒         乘(chèng)凉        熏陶渐(jiān)染 B.混(hùn)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8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
氟利昂是一种常见的制冷剂。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    __;
2021年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汇聚各行各业政协委员,带
2021年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汇聚各行各业政协委员,带着民意和调研成果,对政府工作报告、最高法和最高检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以及大会其他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