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是唐代画家张璞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 “ 造化 ” 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 “ 自然 ” , “ 心源 ” 是说 “ 心 ” 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
A .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C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D .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 “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是唐代画家张璞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 “ 造化 ” 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 “ 自然 ” , “ 心源 ” 是说 “ 心 ” 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
A .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B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C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D .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 “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C
【详解】
AC :题干中的命题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强调的是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不仅仅是说认识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更有人主观意识的作用, A 排除, C 符合题意。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但物质不依赖意识, B 说法错误。
D :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本选项强调的是意识的起源,且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D 说法不严谨且与主旨不符。
故本题选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