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分别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 .
如图所示,A、B分别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8.6%,故填:28.6%.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蒸发水的方法,故填:蒸发水分.
(3)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此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氧气量不够鱼儿呼吸,故填:温度高、压强小的情况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点评】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