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山巅   桑葚   建

2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山巅   桑葚   建树   祸起箫墙  白头偕老

B.磐石   肤浅   萎缩   繁芜从杂  至理名言

C.缔造   家具   九州   万不得已  浅尝辄止

D.枷锁   攀援   压榨   作客他乡  遥遥欲坠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关键词“没有”,选项中C项没有错别字,A“箫”应写为“萧”,B“从”应写为“丛”,D“遥遥”应写为“摇摇”。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例如:A项中“萧”形声。从艸,从肃,肃亦声。“肃”本义为“千针万孔”,转义为“孔眼密布”。“艹”与“肃”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叶子正面密布小凹点、背面密布绒毛的植物”。本义:一种叶子正反面像刺绣作品的草本植物。特指:艾蒿。说明:刺绣作品的正面是密集的针眼和丝线,背面是绒毛状的丝线。萧即艾蒿,又名艾草;箫 形声。字从竹从肃,肃亦声。“肃”本义为“千针万孔”,转义为“风声尖锐地漫天呼啸”。“竹”与“肃”联合起来表示“一种模拟风声漫天尖锐呼啸的竹制吹奏乐器”。本义:一种模拟风吹声的竹乐器。3.结构分析法 有些成语的构词方式上有个特点,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结构相同,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或者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的意义相同或相反,据此规律,可以有效的防止错别字。5.语音辨识法 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6.来源结合法  一些成语有一定出处,要么从神话传说中来,或从寓言故事中来,或从名言名句中来,联系其本源出处,易判断字形。

相关题目

设是等腰三角形,,则以为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设是等腰三角形,,则以为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分别是 A、浑浊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分别是 A、浑浊       猜测   威慑   阖家欢乐 B、猝然       适意   诬陷   越俎代庖 C、包涵     漫
“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
“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已知由硝酸银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制得的碘化银胶体溶胶,当
已知由硝酸银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制得的碘化银胶体溶胶,当它与氢氧化铁溶胶相互混合后,便析出碘化银和氢氧化铁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该碘
(理)已知函数f(x)=ln(x+)+,g(x)=lnx.(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
(理)已知函数f(x)=ln(x+)+,g(x)=lnx.(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2)如果关于x的方程g(x)=x+m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正数k,使得关于x的方程
如图6中菱形ABCD的∠BAD=60°,求菱形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
如图6中菱形ABCD的∠BAD=60°,求菱形各边和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图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官兵们形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官兵们形容高原反应时的感受:头疼得像要炸裂,用背包带勒、用手指掐、用拳 头敲全都没用,“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