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分组实验探究.

Ⅰ组:(1)Ⅰ组同学讨论后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 (填序号),

A.蜡烛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9

20

22

19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Ⅱ组:Ⅱ组同学发现Ⅰ组实验可能产生实验误差,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Ⅱ组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作用.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

(3)实验现象:   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答案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

【分析】Ⅰ组:(1)蜡烛、硫和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有气体,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物质,不影响空气成分的测定;只有红磷足量或过量,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2)为保证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必须把红磷放在集气瓶的中下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为了确保准确测量空气组成,减小误差;

(3)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且不与红磷反应,化学性质不活泼等.

(4)根据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进行解答;

Ⅱ组:(1)根据气球的作用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进行解答;

(2)从两种装置的区别来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解:Ⅰ组:(1)红磷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固体;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红磷的用量应保证足量.

故填:B;足量.

(2)下图所示的两套装置,合理的是A装置;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根据表中数据,考虑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进行解答;故填:

Ⅱ组:(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一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应不停推拉活塞;

(3)因为红色的铜逐渐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实验现象为红 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故答案为:

Ⅰ组:(1)B,足量.

Ⅱ组:(1)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红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相关题目

下表中四种物质的结构式或球棍模型有错误的是
下表中四种物质的结构式或球棍模型有错误的是
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
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过点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A.     B.     C.  
.过点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 A.     B.     C.       D.
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
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单项选择 Millie enjoys ______. It makes her ______.    A. to read; sad 
单项选择 Millie enjoys ______. It makes her ______.    A. to read; sad       B. reading; happy     C. to read; happy   D. reading; sad
下列几种植物中,属于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的植物是( )
下列几种植物中,属于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的植物是( ) ①黄瓜 ②杨树 ③桃树 ④白菜 ⑤菠菜⑥玉米.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③④⑤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B.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