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1-14题。有些人张晓风(一)有些人,他们的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1-14题。

有些人

张晓风

()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但他们,我却清晰地记得。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位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同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位女老师的多。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的自信。

 ()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瞪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案件,“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却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为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头,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美丽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①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朱注――指朱熹对《论语》的批注。

11.为什么“我”能清晰地记得“有些人”?(6)

 

12.第二节结尾句“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态度?(6分)

 

13.结合第三节“我”与第四节“数学老师”待人态度的描写,赏析作品的对比手法。(5)

 

14.善于从熟悉的生活中发掘出促人深省的深意,是张晓风散文创作的特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认识。(6)

 

答案

11.因为“有些人”触动了“我”的灵魂给与“我”真善美的启迪对“我”的精神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6分。答对一划线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

12.(1)作者对卖米的胖女人很崇敬:讲行业信誉,守做人信用。这样一个普通人在作者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2)作者抨击了那些不守规矩、无所不为和不讲道德、无所畏惧的人。字里行间透露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崇拜和追求。(答对一方面给3分)

13.示例:面对急需求助的中年人,“我”如众人一样冷漠;而当“我”彷徨无助时,数学老师给“我”无私的帮助,作品通过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表达了强烈的褒贬爱憎,凸显出人应行善的思想。

[5分。其中“分析”各得2分,“作用”1分。]

14.示例:本文从女教师、米店老板和数学老师等普通人常见的行为中,发掘出真诚、敬畏与无私助人等可贵品质,又从“我”对待衣衫褴褛路人的患得患失心理活动中,洞悉到人本心的迷失,作者在对凡人小事的褒扬与叩问中,表达出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催人反思、促人猛醒和导人向善的力量。

[6分。写出熟悉生活3分,发掘出深意3分。若从某一事例发掘出深意,亦可得满分。]

相关题目

常温下用0.10 mol /L KOH溶液,滴定0.10mol /L CH3COOH溶液,有关滴
常温下用0.10 mol /L KOH溶液,滴定0.10mol /L CH3COOH溶液,有关滴定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7B.滴定终点时:c(K+) = c(CH3COO-),c(H+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神舟七号成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神舟七号成功问天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收人的增加为神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
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
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合理
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合理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纯碱和熟石灰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BH2、CO、CO2用
某省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31个省、区
某省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31个省、区、市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央人士205人,其中民主党派成员166人。这表明    (     ) ①我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盂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盂尝君聘于楚,楚王遗之象床(用象牙装饰的床)。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谓盂尝君门人公孙戌曰:“象床之直千金,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