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2题, 共18分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922, 18

创造宣言(节录)     陶行知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的现成之神来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么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呢!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往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我们相信: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而且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辉煌。

1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合于交响曲之节奏”,是说集体创造活人之塑像应遵循相互合作与协调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走两步退一步”隐含着创造之路虽有曲折坎坷,但还是要不断前进的意思。 

D.“创造之神所爱往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F.  作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

20.下面不属于文中批评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选项是(4分) 

A 等死而已   B 没有能力    C 年纪太小   D 生活单调    E 环境平凡

21.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4分)

22.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案

19. BE. (文章指出,“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它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而B项却说,引用歌德的话是证明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唯有大无畏精神,丢掉了“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由此判定B项是错的。E是对全文的理解和赏析, E项的错误是以偏概全,文章的主旨是说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当然,“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该项把次要方面说成“主旨”,当然不正确了。)

20. A (“五种错误观点”可分别从第568910段的首句中提取。第五种错误可认为“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三组短语中的任何一个,唯不能选“等死而已”,因为“等死而已”属主观态度,不能作为“不能创造”的理由。)

21. “刀法”比喻教育方法。 “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22. 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分)教育者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敢于创造, ②要有献身创造的精神,③要明确教育的创造目标,④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⑤要鼓励学生创作, ⑥要注意师生合作创造, ⑦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答出其中1点得1分,4点即满分。)

第一问所需提取的主要信息来自第二段,尤其是“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

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之活人”等。

上列7点,第①点取自511段,批驳“不能创造”的观点,就是鼓励人们要创造;其中批驳“年纪

太小,不能创造”更是鼓励学生创造。第②点取自1112段,段中说,“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

汗,我们的血,我们的生命 ――都献给你(创造之神)”。第③⑤⑥⑦点取自第3段,该段说“他们

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这是“教育创造的目标”(第③点);“先生创造学生……合作而创造值

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是指“要鼓励学生创造”(第⑤点);第三段末尾强调的是要注意集体创造的特点。

第④点取自第4段,该段讲的就是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解答时仅需答出4点就可得满分。 

相关题目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
下列诗词中,主要以商旅往来为题材的是             
下列诗词中,主要以商旅往来为题材的是                                         (    )        A.《琵琶行》         
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
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①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
右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
右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每个细胞的内环境都是相同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Mg(OH)2        B.热稳定性:NH3>PH3       
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
读图,回答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
______ you’ve got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 make full use of it. A. Now tha
______ you’ve got a chance, you might as well make full use of it. A. Now that        B. After                C. Although               D. As soon as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