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漫:徒然。

13.“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

14.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3.①该句将“愁”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既突出季节为“秋”,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3分)  ②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2分)

14.①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②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③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两句一问一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秋雨初停,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是登楼纳凉赏月的好时候。“都道晚凉天气好”,可谓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游子真实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会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游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吴文英的这首《唐多令》写的是羁旅怀人。下片写客中孤寂的感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情别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思出,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的是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意思是自己不能随去。羁旅异乡,又成孤零,本就有双重悲愁,何况离自己而去者又是情侣呢。可见篇首“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不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仍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是埋怨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聊至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
一物体以6m/s的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
一物体以6m/s的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滑行,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米。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领域已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领域已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主要表现有 (     )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②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    ③农
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装聋作哑周密构思
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装聋作哑周密构思放弃企图 再接再厉 B.融会贯通丢人显眼于心不忍 出人投地 C.建筑雕刻孤陋寡闻洋洋大观
-xy的次数是      ,2ab+3a2b+4a2b2+1是      次      项
-xy的次数是      ,2ab+3a2b+4a2b2+1是      次      项式.
设命题,命题,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设命题,命题,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知识归纳错误的一组是( ) A用语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2表示
知识归纳错误的一组是( ) A用语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H2表示两个氢分子B燃料开发可燃冰作未来燃料 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燃料 C环保焚烧法处理废弃塑
化学知识与应用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化学知识与应用 (1)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