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

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

    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录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

    (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

16.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请用四字词语填空。(3)

    刚刚懂事,           →年龄稍大,           →上大学时,           .

17.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5)

    ⑴阅读第七段,展开想象,写出村民们笑笑之后会说的话。(2)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说:“                 。”

   ⑵第九段哪些细节表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3)

18.下列对文章语言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第三段“小心翼翼”写出村民劳作的仔细,“均匀”写出撒种动作的细致,二者各有侧重。

    B.第四段描写村民稻田插秧,仿佛“栽插在青天之上”,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充满美感。

C.第八段,邻居房大伯把碗舔得“如水洗过一般”,表现了他喝粥时专注而且陶醉的神态。  D.第十段中孙儿“严肃地批评”孙女的那番话,简直就像一位长辈在教育晚辈,颇有童趣。

  19.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

答案

【答案】16(3)挂在嘴上  掂出分量  倍感深重(每空1)

17(5)⑴示例:没关系!为了庄稼好,受点苦也没啥!(2)⑵女生平就留心到男生在挨饿;女生借口“吃不完”,把饭票送给男生;男生互相推让把饭票塞给最瘦弱的同学。(3)

18(3)C

19(4)对农人辛苦种植粮食和珍惜粮食的敬重;对饥饿年代人与人之间相湍以沫的真情的怀念;对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欣慰;对如今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的喜悦。

相关题目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  民贵君
(04年湖南卷文)F1,F2是椭圆C:的焦点,在C上满足PF1⊥PF2的
(04年湖南卷文)F1,F2是椭圆C:的焦点,在C上满足PF1⊥PF2的点P的个数为__________.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
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水稻→螟虫→青蛙表示的是                      
水稻→螟虫→青蛙表示的是                                           (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
据统计分析,《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多达11次,都涉
据统计分析,《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多达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解决黄河洪水泛滥的根本之道在于
名著阅读        A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
名著阅读        A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省区是吉林 B.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省区是吉林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是湿润、半湿润区分界 D.图示区域河流主要以降水补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