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安庆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和而不同    中

08安庆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和而不同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为实现和谐的追求,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辩。“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这样区别“和”与“同”:“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说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做“和”,“和”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说“和实生物”;“以同裨同”,就是说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否则,则“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孔子曾提出“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则同而不和。”他认为,君子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思想,力求公允正确,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和”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重要特征,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和而不同”的“和”,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持以宽容的态度。“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宽厚之德,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

    “和”不是“同”,“和”是有矛盾、有斗争的。宋代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讲:有向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说只要有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必定有和它相对的事物和现象,两者免不了有矛盾、有斗争,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要求“和”。张载看到了宇宙世界、人间社会都是有矛盾的,但在矛盾的解决上他主张“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对立和斗争不应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作为最终的结局,而应是相辅相成,协调配合,趋向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中国文化合人生智慧充分体现这句“仇必和而解”之中,以和谐的方法来消除矛盾、解决矛盾,使事物向另一个更新的方面来发展,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是求和,不是让矛盾冲突扩大。只有“和”才有生机和活力,这种对待矛盾的朴素的辨证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和谐人生的理想是大有裨益的。

    (选自《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5.下列对“和而不同”中“和”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汲取别人有益的思想,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力求公允正确。

  B.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C.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持以宽容的态度。

  D.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了在建立和保持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中礼仪的重要作用。

  B.史伯认为西周王朝统治者由于“去和而取同”,专横独断,直接导致了统治的崩溃。

  C.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普遍和谐的基本特质。

  D.“仇必和而解”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现象,最后一定能找到求得和解的办法。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贯彻“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解决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冲突的问题。

  B.“和而不同”的主张既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C.利用包括“和而不同”思想在内的儒家学说维护统治,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保持国家统―的重要原因。

    D.在人际关系领域采取“求同存异”的做法是符合“和而不同”思想的,“求同”与 “不同”并不矛盾。

答案

5B(从原文尤其是第四段看,“和而不同”的“和”主要是思想、观念层面的概念,其内涵可以从文章对孔子原话的阐释得知,而B项则是从“仁”的角度解释“和”的)

6DA项错在把“礼”和“礼仪”混为一谈;B项,错在原文认为“去和而取同”是西周的最大弊端,而“直接导致了统治的崩溃”并非史伯的观点。C项,错在扩大了“和”的外延,孔子主要是从人际关系角度提出“和而不同”主张的。)

7C(封建统治者的确是利用儒家学说来维护其统治的,但是“和而不同”思想不在其内,因为“和而不同”思想与思想专制格格不入的)

相关题目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帘卷西风,            
                   ,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2011年江苏南京,9题)下列关于水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
(2011年江苏南京,9题)下列关于水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C、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
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When I try to find ______that prevent so many people from taking part in the pro
When I try to find ______that prevent so many people from taking part in the program,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causes. A. why it does        B. what it does         C. wha
六十载的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正所谓“历尽天华成此景
六十载的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正所谓“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体现了 A.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B.矛盾对立统一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O2    B.N2    C.CO2    D.空气
Ⅰ)⑴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4NH3(g)+
Ⅰ)⑴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1 2H2(g)十O2(g)=2H2O(g):△H=-483.6kJ·mol-1 则N2(g)+3H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