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12分)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以来,汉朝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印度半岛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和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

材料三: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船队,由郑和率领,七次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

材料四:18世纪末,英国国王派使者到中国。希望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遭到乾隆皇帝的拒绝。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信中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得到开拓的条件及其开通与扩展的历史意义。(5分)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使上的壮举,而新航路的开辟“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世纪”两者产生的影响大不相同。其根源何在?(3分)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海外贸易政策?概括指出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4分)

答案

(1)条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领先,航海技术先进;统治者政策开明。

意义:促进了中国同欧亚非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2)根源:经济基础不同。新航路开辟是在资本主义萌发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满足资本主义对市场、资本的需要而进行的;中国当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发,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和加强海外联系。

(3)政策:中国推行闭关锁国,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政策。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解析:

本题以海洋为切入点,考查了我国古代在对外贸易和整个对外政策的变化。通过东西方的不同状况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开放国兴,封闭落后的基本道理。回答相关问题,要注意结合材料进行。

相关题目

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
读岩浆岩生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型中的          岩,B处为         岩。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解放战争期间淮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对解放战争期间淮海战役的描绘。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
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对右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
对右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这一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利用 ②石油的利用促进了内燃机.交通运输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
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原因有(  )①推进政治改革,实行非军事化    ②美国的扶持与援助③联邦政府制定切实
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
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  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
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     )
根瘤菌是一种固氮微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之一是(     ) A.在土壤中独立生活时能够固氮                        B.需氧的异养细菌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