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早   行 黄庭坚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早   行

黄庭坚

失枕惊先起,人家半梦中。

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

辔湿知行露,衣单觉晓风。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林红。

【注释】

①失枕:失眠。

②凭:凭定,断定。

③早晏:早晚。

④占斗:占候,诗中指观察天文现象;斗:北斗星,古人依靠北斗星来指引方向。

⑤辔:驾牲口的噘子、缰绳。行露:指路旁的露水。

19.这首诗题为“早行”,诗中是如何体现“早行”的?

20.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案

19.

①首联写诗人辗转难眠,迷糊间忽然惊醒,发现人们还在睡梦之中,

②颔联的“闻鸡”“占斗”等词语的运用,以及颈联的早露湿辔、晓风觉寒等描写,都充分体现了旅人行路之早。

20.

①本诗前三联以诗人于“人家半梦中”而早起上路,晨鸡啼鸣,路径昏暗难辨,以及“湿辔”之凉与“衣单”之寒等描写寓情于事,写出了诗人早行的孤寂、清冷与寥落之感,

②尾联则写秋阳初上,染红了旅途的丛林,以“弄”“吐”字活绘出一幅壮丽的秋景图,色调由冷转暖,表现了诗人因爱秋日晨景而心情转向愉悦。

【解析】

试题分析:

19.前两句说旅人忧心明朝赶路,辗转不能入眠。迷糊间却忽然警醒,起床之后又发现起得太早,人们还在睡梦之中。三四两句写清晨起床准备上路的情景:听鸡声断定时间的早晚; 望着北斗星分辨东西方向。《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两句意为路旁的露水,沾湿马络头,衣裳单薄,更感到晓风寒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辔湿”“行露”“秋阳”等意象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图甲是 a、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
如图甲是 a、 b 、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 ℃时, a 、 b 、 c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是 ______ 。 (2)t1 ℃时, 50g 水中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前段时间,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前段时间,部分网民对部分省市GDP数字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引发了人们对部分官员盲目追求GDP数字现象的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3,则输出的值为 ﹣3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3,则输出的值为 ﹣3 .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
结合相关史实阅读下表,对该表的分析结论,不准确的是 A
结合相关史实阅读下表,对该表的分析结论,不准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其最先开始工业革命 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 (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          、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
设向量a,b满足|a+b|=,|a-b|=,则a·b= A.1     B. 2 
设向量a,b满足|a+b|=,|a-b|=,则a·b= A.1     B. 2    C.3     D.5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