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

胡子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初,威父(绰)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绰)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国子博士何妥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共为朋党,上令蜀王秀、上柱国虞庆则等杂治之,事皆验。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威惶惧,免冠顿首。上曰:“谢已晚矣。”于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

  (《隋书卷四十一·列传第六》)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舟大者任重 任:承载

B.上令朝臣厘改旧法   厘:逐步

C.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 值:遇到

D.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舛驳 舛:错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②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

B.①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  ②因谓朝臣曰

C.①上为之改容②共为朋党

D.①为征税之法②上悉从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威深得高祖器重的一组是()

①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  ②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③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  ④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  ⑤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⑥上以《宋书。谢晦传》中朋党事,令威读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威以贤能著称,故高祖征召他,认为他凭着出众的才华,可以兼任多职。当言官弹劾他贪恋权位时,高祖认为即使他在举荐贤能方面有缺点,也不应苛责。

B.苏威力主采取较轻的赋税和劳役制度,他把改变以国家资财不足而制定的重税之法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实现父亲的未竟之志。

C.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人结为朋党,被揭发查实后,他虽然认了错,但并没有能得到皇上的宽恕,也因此冒犯了许多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

D.苏威的为政之才深得高祖器重。高祖认为,杨素才辩天下无双,但是在斟酌占今得失,帮助君主宣扬教化方面,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B

3  C(

  C

5  (1)法令的标准、式样,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

(2)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


解析:

1  B(“厘”在这里应解释为“订正、改正”)

2  B(B项的两个“因”均作副词,解释为“于是、就”;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释为“因为”,后一个“以”是动词,释为“认为”;C项的前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为“因”,后一个“为”是动词,释为“成为”。D项的前一个“之”是助词,可译为“的”,后一个“之”是代词,代苏威。)

3  C(⑤表示其有文才,善为法令。⑥表示皇上怀疑其有朋党事。)

  C(文中“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余人”应理解为“由于苏威而获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得罪”指“获罪”,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招人不快或怀恨”义来解释。)

5  (1)法令的标准、式样,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

(2)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

附译文:

苏威,字无畏,京兆府武功县人。高熲多次称他贤能,高祖也一向重视他的名望,就征召他。到了之后,高祖请他进卧室,跟他交谈得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太子少保,不久又让他兼任纳言、民部尚书,苏威上书陈情辞让,高祖下诏说:“大船当负荷重载,骏马当长途奔驰。因为你一人兼有许多人的才华,不要推辞多任事务。”苏威才没有推辞。当初,苏威的父亲(苏绰)在西魏,因为国家资财不足,制定了征税的法令,被认为很重。不久苏威的父亲(绰)就感叹说:“现在做的,就如同拉紧弓弦,决不是治平天下的法令制度。后代的君子,谁能够放松它呢?”苏威听到了这些话,常常把这作为自己的责任。到了此时,苏威奏请皇上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采用较轻的制度,皇上全都听从了他。苏威见皇宫中用白银制作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说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上。皇上为此改变了神色,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毁坏。不久又兼任了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任的官职全都依旧。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兼任五个职务,贪恋于繁多的权位,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思,就刚直地上奏章弹劾苏威。皇上说:“苏威早晚勤勉不懈,有远大的志向,在举荐贤能方面有些缺点,为什么要急忙地逼迫他呢!”于是就对朝中的大臣说:“苏威没有遇到我,就没有办法施行他的见解;我没有得到苏威,用什么来实行我的主张?杨素才辩,天下无双,至于考虑古今得失,帮助我宣扬教化,是无法与苏威匹敌的。”他就是这样地被看重。隋朝接续于战争之后,法令规章错乱混杂,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标准、式样,大多是苏威制定的,世人都认为他有才能。国子博士何妥上奏揭发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等人互相勾结,成为朋党,皇上就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共同处理这个案件,所揭发的事情都得到了验证。皇上拿《宋书??谢晦传》中有关朋党的史事,让苏威阅读。苏威害怕,脱下了官帽叩头认错。皇上说:“认错已经晚了。”于是就免除了苏威的官职和爵位。由于苏威而获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

相关题目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叙事散文《背影》,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
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
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
为期一天半的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10年8月13日在南
为期一天半的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10年8月13日在南宁落下帷幕。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后举行的第一届论坛,本次论坛就交通、产业
函数y=cosx的图象在(,0)处的切线斜率为(    )A.1         
函数y=cosx的图象在(,0)处的切线斜率为(    )A.1                     B.-1                      C.0                     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H2ClCH2C1的系统命名是二氯乙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H2ClCH2C1的系统命名是二氯乙烷    B. 乙烯的最简式是C2H4       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是    D. 2,5-二甲基己烷的核磁氢谱
在正方体中,写出过顶点A的一个平面_ _____,使该平面与正方
在正方体中,写出过顶点A的一个平面_ _____,使该平面与正方体的12条棱所在的直线所成的角均相等(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平面即可,不必考虑所有
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
为了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
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
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         B.城市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区, C.城市的行政中心          D.市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