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改隶张国梁麾下,积勋至副将。国梁殁,代领其众。同治初,将三千人守镇江。九年,出镇南关①。光绪改元,赴贵州提督任。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

越二年,法越事作,张树声蕲其治团练,遣使往趣驾。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已,闻树声贤,诣广州。闻谅山②警,亟赴镇南关,而法军已焚关退。龙州危急,子材以关前隘跨东西两岭,备险奥,乃令筑长墙,率所部扼守,遣王孝祺勤军军其后为犄角。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群议不欲战,子材力争,亲率勤军袭文渊,宵薄敌垒,斩虏多。

法悉众分三路入,子材语将士曰:法军再入关,何颜见粤民?必死拒之!士气皆奋,与诸军痛击,敌稍却。越日复涌至,子材指麾诸将使屹立,遇退后者刃之。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悉返侵地。

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子材招慰安集之,越人争立团,树冯军帜,愿供粮运作导。子材亦毅然自任,于是率全军攻郎甲,分兵袭北宁。而罢战诏下,子材愤,请战,不报,乃挈军还。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挥涕不能已。入关至龙州,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节选自《清史稿·冯子材》)

[注]①镇南关:又称友谊关,位于中越边境。

②谅山:与下文文渊、北圻、郎甲均为今越南地区

龙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边防要地,与越南高平省毗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宵敌垒                       :逼近 

B.子材亦毅然自                       任:承担、担当

C.请战,不                            报:报告、汇报

D.子材亦挥泪不能                      已: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国梁殁,代领                    秦有余力而制

B.子材关前隘跨东西两岭             申之孝悌之义

C必死拒                             填然鼓

D挈军还                            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都属于冯子材令军民感奋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           ②亲率勤军袭文渊

③必死拒之                  ④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

⑤关外游勇客民亦助战           ⑥军民拜迎者三十里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子材是广东钦州人,曾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同治年间相继在镇南关、贵州任职,后因为疾病调回到广西。

B.法国入侵越南时,张树声派使者去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最初拒绝,后来听说张树声的德才好,就接受了邀请。

C.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用言行激励将士,与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法军,迫使敌人逐渐退却。

D.冯子材班师回国时,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情不自禁挥泪相别,进入边境,又受到军民敬仰迎接。

5.把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至,子材方短衣赤足、携童叱犊归,启来意,却之。

译文:                                                           

2敌声某日攻关,子材逆料其先期至,乃决先发制敌。

译文:                                                            

3越民苦法虐久,闻冯军至,皆来迎,争相犒问

译文:                                                            

答案

1B (报:批准)

2A A他的,代词;B凭,介词/用,介词;C他,代词/音节衬字,无实义; D于是,连词/竟,副词)

3D (①是回家后的生活情景;②③④是令军民感奋的原因;⑤⑥是令军民感奋的结果)

4A 赴贵州提督任实在光绪元年因为疾病调回到广西不对,文中七年,还广西。明年,称疾归应该是称病回家。)

5①(使者)到达(冯子材家)时,(发现)冯子材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这事

②敌人声称某一天攻打关口,冯子材料到敌人(必然)提前到达,就决定先发制人。

③越南人民法军的暴虐感到痛苦已很久了,听说冯将军的队伍到了,都来迎接,争着犒劳慰问他们

(不合语意,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当初跟随向荣讨伐广东敌寇,升补为千总。后变动隶属张国梁的部下,累积战功做到了副将。国梁死了,代替他统领他的部队。同治初年,率领三千人镇守镇江。同治九年,调到镇南关。光绪元年,赴贵州担任提督。光绪七年,调回广西。第二年,借口生病回家。

过了两年,法越之战爆发,张树声邀请冯子材训练团练,派遣使者前去请驾。(使者)到了(冯子材家)时,(发现)他正穿着短衣,光着脚,和牧童一起吆喝着牛犊归来,使者说明来意,冯子材推辞了。后来,听说张树声贤明,就到广州去。听说谅山有警,立即赶赴镇南关,而法军己焚烧镇南关后退兵。龙州危急,冯子材认为关前隘口跨过东西两岭,十分险峻,就命令修筑长墙,率领所属部队扼守,派遣王孝祺勤军驻扎在后为犄角之势。敌人声称某一天攻打关口,冯子材料到敌人必然提前到达,就决定先发制人。众人议论不想战斗,冯子材据理力争,亲自率领勤军袭击文渊,第三次到达关外。夜晚逼近敌人堡垒,杀死并俘虏了很多敌人。

法军兵分三路进攻。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我们有何面目见广东父老?一定要拼死把守关口!士兵气势高涨,同清军各路部队合力痛击,敌人逐渐退却。过了一天又蜂拥而至。冯子材指挥众将屹立不动,遇后退者就杀头。自己手持长矛冲出营垒,带领两个儿子冯相荣、冯相华投入战斗。众将士因为冯子材年已70还冲锋陷阵,都受到激励,也拼死战斗。关外的散兵和侨民也来助战,收复了所有被侵占的土地。

越南人民早已不堪忍受法军的暴虐,听说冯将军的队伍到了,都来迎接,争着犒劳慰问他们。冯子材将他们召集来安抚慰问,越南人民争相建立团众,打着冯子材部队的旗号,愿意为清兵运粮作向导。冯子材也毅然自当重任,于是率领全军攻打郎甲,分兵袭击北宁,这时停战的诏书到了,冯子材愤而请战,不被批准,只得班师回国,走的那一天,越南人民夹道啼哭送行,冯子材也挥泪不能自已。入关到龙州,军民一起跪拜迎接,长达30里。

相关题目

21.下图是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标志,请写出构
21.下图是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k.s.5.u 浣溪纱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k.s.5.u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
(6分)画出下列图中(1)物体A;(2)汽车;(3)结点A的
(6分)画出下列图中(1)物体A;(2)汽车;(3)结点A的受力图(画在答卷相应位置上)
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H2和O2反应生成水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KClO3(固体)和MnO2(固体)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令人喷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令人喷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
Don’t leave matches or cigarettes on the table within _______ of little childr
Don’t leave matches or cigarettes on the table within _______ of little children.    A. hard  B. reach  C. space  D. distance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
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个空格只填1个单词。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