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五、作文参考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

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求,等等,从出生之后的咿呀学语,到学校里的语文课,再到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和水平提高,语文让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谁都不能等闲视之。

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语言素养说到底还是来自生活里,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在生活的实践中提高。课堂是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从课本上依葫芦画瓢,当然是必须的,校园里朗朗读书声,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饥渴、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执著;但课本知识终究只是基础的,有限的,要真正丰富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当然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捷径,毕竟,善于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才可以让我们更迅速地适应生活、提升自己。从高尔基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儿,我们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来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动、贴切;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我们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语言的精彩、文字的魅力、表达的境界……

阅读,是学习,是积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语言、个性文字,当然不能总是嚼别人吃过的馒头,而必须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体验、尝试、磨炼,追求自己的原创、个性、风格和高度,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不可能适应发展了的情境,体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语文素养,最关键的一点或许就是热爱生活。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里,生活永远是语文知识不竭的源泉。爱生活,我们的语文水平才不至于贫乏、干瘪;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相关题目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杭州等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超微型电脑已
I have no idea who _____ be in charge of our class?  A.should         
I have no idea who _____ be in charge of our class?  A.should              B. can                   C. must                      D. will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 (2)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3)H2(g) +O2(g) == H2O(l)
(7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线成θ角,大小
(7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竖直线成θ角,大小未知的恒力F作用下,沿竖直墙壁匀速向上滑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墙对木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风光秀丽的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 A.风光秀丽的喀纳斯,以它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B.尽管这次他做错了事
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 A.国庆节    B
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 A.国庆节    B.六一节    C.劳动节    D.元旦
(8分)有5种烃:甲烷、乙炔、苯、乙烯、甲苯,分别取一定
(8分)有5种烃:甲烷、乙炔、苯、乙烯、甲苯,分别取一定质量的这些烃完全燃烧后生成m molCO2和n mol的H2O。(1)当m == n时,该烃是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

最新题目